第六就是要看蛐蛐的身體了,也就是脖子後沿到尾巴尖的長度,這個長度如果短了,那蛐蛐就缺乏耐久力和韌性,如果太長了,就會沒有爆發力,所以最合理的長度就是占身體的61%左右,符合黃金分割位。另外一點就是看蛐蛐吃飽之後,肚子不能太大,太大了說明蛐蛐身體裡肌肉不足,全是脂肪,就和人一樣,喝一個啤酒肚之後,肯定打架受影響。
第七要看蛐蛐的六條腿,尤其是腿的顏色,就說明了這隻蛐蛐生長環境。凡是淺色腿的,要求腳腕處必須有紅斑,深色腿的要求大腿內側要有獨立的斑點,不能連成一片,也不能是一片白。另外還要求兩條大腿要在身體兩側分開,大腿第二節越長越好,這樣蹬地的力量足。
最後要看蛐蛐的兩條尾須,京城叫尾(引兒),這兩條尾須是蛐蛐的觸覺和平衡單位,顏色最好與大腿顏色一致,這說明這隻蛐蛐的氣血很旺盛,全身血脈通暢。
其實這八條裡,每一條還有很多細致的講究,而且這八條裡還有很多搭配上的學問,比如說青頭蛐蛐搭配一個什麼顏色的脖子和翅膀出好鬥蟲的幾率高,黑頭蛐蛐的牙齒是什麼顏色更可能是好鬥蟲等等,不過那二爺沒講這麼多,就算講了,洪濤也記不住,這玩意是中國人總結幾千年的東西,一時半會不可能全都搞懂。
另外那二爺還教了洪濤一招迅速辨彆蛐蛐是否健壯的方法,就是把蛐蛐扔到水裡,然後馬上撈出來,這時的蛐蛐會猛力彈動大腿,須子和尾也會來回擺動,誰踢的有力、須子和尾分開迅速,誰就是身強體壯的。可惜的是,賣蛐蛐的絕不會讓你把蛐蛐扔水裡做試驗,因為蛐蛐一旦受了潮,就不能放倒竹筒裡攜帶了,需要讓它在乾燥的地方把身體晾乾,否則就會得病。
最終洪濤按照這9條竅門,自己自由組合判斷了一下,然後買了5隻他覺得最好的蛐蛐,其中一隻黑頭紫翅膀紅牙的蛐蛐他最滿意,那家夥不光長相很給力,而且個頭還大,足足有8厘重。
“大叔,下次手裡有好蛐蛐的話,儘管來這裡找我張爺爺,讓他帶話兒給我,我保證來,隻要蛐蛐好,價格肯定不會虧了您!”洪濤和那7、8個賣鳥食兒的人幾乎都說了同樣的話,然後帶著5個小竹筒跟著張爺爺回家了。
回到家之後,洪濤先給5隻新買來的蛐蛐把房間準備好,然後把它們放到了新家裡,並沒有馬上進行打鬥。這也是那二爺告訴他的,新蛐蛐弄回來之後,最好也得養上1天,讓它們恢複恢複體力,然後才可以打鬥,最好是多養幾天之後再打鬥。
如何讓蛐蛐恢複體力,這也是一門學問,洪濤上輩子養蛐蛐的時候,都是用扁豆角裡的豆子喂蛐蛐,但是那二爺說那都是棒槌才乾的事情,蛐蛐的主要食物還是穀類,尤其以黃小米最好。他說黃小米不僅養人,還養蛐蛐,而且容易消化,不會把蛐蛐撐出一個大肚子來,營養還夠。
喂食的方法是先把黃小米蒸熟,然後掰幾粒嫩玉米粒搗碎,用玉米汁拌黃小米,放涼之後放到蛐蛐罐裡的飯板上,蛐蛐保證喜歡吃。除此之外,隔幾天還可以喂一些藥膳,用茯苓5克、白扁豆5克、杜仲3克、熟地黃2克、甘草2克、靈芝1克,加500毫升水,燒開之後文火煮30分鐘,然後把藥渣撈出來,放入一個土豆,煮10分鐘,把湯倒掉,把土豆碾成土豆泥,這就是給蛐蛐吃的藥膳,可以補氣強身。
“哎呦,我的小祖宗哦,你這是弄什麼呢?怎麼一屋子藥味兒啊!”洪濤也沒閒著,安置好了蛐蛐,就跑到北新橋的中藥房裡把這些藥材給買了回來,馬上在姥姥家的廚房裡開始製作,結果讓姥姥給發現了。
“我在給蛐蛐做飯,一會兒就好,不耽誤您做午飯。”洪濤一五一十的把那二爺和他介紹的蛐蛐藥膳和姥姥說了一遍。
“呸!活該他們鐵杆莊稼倒了!活該把家都敗了!整天不尋思怎麼掙錢養家,光琢磨這個沒用的玩意,小濤啊,你可不能學那些玩意,那都是敗家爺們才玩的東西!”洪濤的姥姥一聽,立馬就開始罵上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閒著試試,不會敗家的。。。。。。”洪濤連推帶勸的把姥姥給弄出了廚房,這個老太太雖然不是勞動人民出身,但是對於八旗子弟玩的那些東西也看不上眼。
“小濤,你過來幫我看看,這個褲子和衣服做得對不對?”姥姥剛走,小姨又聽見聲從她屋裡出來了。現在小姨算是徹底撲在服裝裁剪工作上了,她現在已經不是一名高中生,而是變成了一個光榮的待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