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胡蜂和猶太財團(2 / 2)

那胡蜂們的代表財團是誰呢?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波士頓財團是主要代表,像比爾蓋茨、巴菲特這樣的,都是胡蜂裡的精英人物代表。喬布斯呢,他更受猶太財團的歡迎,因為他有阿拉伯血統,天生就當不了胡蜂們的主力,這點他和洪濤很像。

其中摩根家族最根紅苗正,它是美國聖公會的領袖。聖公會就是英國教廷和羅馬教廷鬨翻了之後,自己成立的教會組織。在英國,聖公會的領頭人是英王,在美國,聖公會的領頭人不是白宮,而是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則是典型的德裔美國人領袖,他們的祖先是法國逃到德國的胡歌諾教徒,從血緣關係和宗教信仰,他們和胡蜂們很近。波士頓財團則更有意思了,他們的祖先是愛爾蘭人,彆看愛爾蘭人和英格蘭人在自己土地上殺來殺去的,到了外麵,他們倆又成好兄弟了,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而且愛爾蘭裔骨子裡就是反猶的,他們的代表人物就肯尼迪家族。

相對於猶太這個民族來講,胡蜂團體在美國的比例比較低,因為他們太注重血統,所以即使是白人,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沒有過人的成就或者天賦,也會被他們排斥在群體之外。所以他們特彆重視吸收其它種族的精英人士,一旦發現了好苗子,就會采用聯姻之類的辦法把人拉到胡蜂團體中來,就算拉不進來,也會保持一個不錯的合作關係,儘量圍繞在胡蜂團體周圍。為此甚至連宗教信仰都可以讓步,比如說比爾和巴菲特都是不可知論者,按照胡蜂的要求他們倆本來不符合要求。但是他們倆的祖先是新教徒,得,那也算數!

除了胡蜂們和猶太財團之外,還有一些財團是兩邊都不靠的,或者是暫時和某一邊結成合作夥伴關係,但不會太牢固。這些財團的成分就複雜了,大多是少數族裔的財團,最大的就是美林銀行,他們一般都不太摻合政治鬥爭,誰當總統對他們來說都尼瑪一個德性,所以大多數時候就是看熱鬨。真有便宜可占的時候,也衝上去抓一把就跑,但絕不會做得罪胡蜂、得罪猶太財團的事情,基本就是中立。

另外還要補充一句,美國的黑人團體大多數都傾向猶太財團,因為猶太人並不排斥黑人,猶太人裡也有黑人。而胡蜂就不一樣了,他們天生排斥黑人,就算嘴上不說,心裡也是這麼想的,所以黑人隻能往猶太財團這邊靠攏。

說了這麼半天,不管是胡蜂、猶太財團還是那些牆頭草們,和洪濤有什麼關係呢?這還得從列文這個老特務和律師查到的那座位於長島彆墅的主人說起。

列文任職於波音公司,而波音公司就是純粹的胡蜂成員,按照比爾的說法,在洪濤剛剛崛起時,胡蜂和猶太財團並沒對他有太多關注。一方麵是他崛起的太快了,來不及觀察,另一方麵是他的私人生活太亂了,不符合那些財團的選材標準。不過隨著雅虎上市,洪濤不得不引起了雙方的關注,而他本人當時正在環球航行,在聲望上挽回了不少負麵影響。胡蜂們想先和他接觸接觸,於是比爾才主動找上門來,和洪濤在華爾道夫飯店裡聊了聊,最終確定他是個可以吸收的人。

在這之後,洪濤又和希爾頓家族扯上了關係,猶太財團也就暫時死了心,因為比爾和希爾頓家族都是胡蜂一派的,從那時起,洪濤身上就已經被打上了一個胡蜂派的烙印,至少算是準胡蜂外圍成員了,隻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等他主動找到波音公司,希望投資海神公司的時候,胡蜂們覺得這是洪濤對他們伸出的橄欖枝,於是很痛快的就同意了,否則洪濤再拿出十億美元,海神公司也不會讓他沾邊的。

雙方之所以會有這種誤會,原因隻有一個,就是文化差異和慣性思維。洪濤自打到了加拿大開始,所作所為就和北美人沒什麼區彆,很多價值取向也相同。等他來到美國之後,更是用很美國的方式崛起,平時的言行也像極了一個美國年輕人,開朗、幽默、喜歡冒險、喜歡美女、喜歡奢華,一點都不像個一代移民。所以大家都沒琢磨他是靠腦子裡對後世的記憶來行事的,以為他就是個美國人。更沒多想他根本就不懂美國深層次的經濟政治文化,都認為他接受了比爾的要求,然後主動和希爾頓家族打得火熱,這不就是要向胡蜂們靠攏嘛。現在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投資海神公司,誰也想不到他其實連胡蜂、猶太財團之間的糾葛都不知道,就這麼傻嗬嗬的在美國財團中間竄來竄去。(。。)</dd>,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