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些辛巴族人不知道洪濤他們是來旅遊的,並不打算定居於此嗎?答案是確實不知道,這片沙漠人跡罕至,住在這裡的辛巴族人一輩子都沒出去過,對外界的了解僅限於方圓幾十公裡的範圍。¥℉,..能知道納米比亞和安哥拉這兩個國家名字的就算是族中的智者了,對國家他們根本沒概念,更想想不出除了牛之外還有什麼更寶貴的東西。他們也沒有探索的**,隻有生活在這片沙漠邊緣的辛巴族人才會接觸到外界,但是他們進入附近的村鎮時,也是赤身**的狀態,基本保留著自己民族的文化。不是穿不起衣服,辛巴族女人把身體當做美,遮蓋上就是不美了。
像信息員老婆這種辛巴族人完全是特例,她是在小時候被白人探險隊帶走的,或者說搶走更合適。即使生活在南非那種文明世界,一旦她回到族群中,照樣也會變回辛巴族人的打扮。剛開始的時候洪濤還有點不太適應,覺得自己員工的老婆這麼赤身和自己談話很彆扭。
對於這麼淳樸熱情的民族,洪濤即使想走也不好意直接走了,他讓信息員的老婆和村裡人解釋了一下自己家族不能在此定居的原因,在獲得諒解之後,就帶著孩子們開始按照辛巴族人的習慣繼續建設那些茅草屋了。他雖然不打算在此定居,但是想讓孩子們在此住些日子,和當地人一起生活、一起勞動,也算是一種體驗活動了。最主要的是那位信息員的老婆告訴洪濤,在這裡基本沒有傳染病。可能是因為環境的原因,自古辛巴族人就沒有因為疾病發過愁。不過她也告誡洪濤。最好不要長期食用這裡的水和食物,辛巴族人的男女比列非常失調。出生的男孩非常少,隻有十分之一,原因很可能是這裡的水源和食物引起的,她在南非大學裡研究的也是這個課題。
既然住下了,洪濤就打算真正嘗試一下辛巴族人的生活,怎麼體驗呢?當然是努力去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辛巴族人。首先就是穿著打扮問題,經過簡單的說服工作,大人們首先脫去了所有衣服,隻在腰上係上一塊布片。然後孩子們也都光溜溜了。對於這個要求隻有瓦尼薩稍微有點抵觸,剩餘的孩子還小,早就對辛巴族孩子的打扮比較好奇,隻要有大人帶頭,立馬跟著做了。
第二步就化妝了,辛巴族的裝扮也很有講究,從發飾上就可以分辨男女、已婚未婚。首先是辮子,男孩子的辮子一律向後梳,女孩子的辮子一律向前梳。就像兩根牛角一樣。成年未婚男女就是一頭下垂的小辮了,這時候一身紅色的泥巴就是男女的區彆,隻有辛巴族女人才會往身上塗抹紅泥,男人一般不塗。結婚之後。辛巴族女人就會在頭頂綁上一個牛皮做的花瓣狀裝飾物,並且開始在左腿踝部和左手腕部佩戴銀質鐲子,數量不限。戴的越多說明越富有。
最讓洪濤感興趣的就是那種紅泥,因為洪濤看了兩天。以他那個四處踅摸女人的專業眼光來看,這裡的婦女不管年紀大小。皮膚都非常好,就算塗著一層泥巴也能感覺到細膩和光滑,所以他認定,紅色的泥土有護膚的功效。這種紅色的泥巴到底是什麼做的呢?其實很簡單,這片紅沙漠裡有的地方能挖到一種赤紅色的石頭,摸樣有點像曬乾了的泥巴,把這種石頭撿回來研磨成細粉末,再用牛油攪拌之後就可以往身上塗抹了。
至於這種石頭是什麼,洪濤讓車隊裡的人看過,有兩個女船員說這是一種鐵礦石,叫赭石。至於這些泥巴塗抹到身上是個什麼滋味,也沒啥滋味,由於有牛油存在,所以它們並不是乾燥。但身上突然弄了一層油乎乎的東西,大多數人還是感覺很彆扭。
洪濤又起了帶頭作用,雖然辛巴族男人一般不塗抹這種紅泥巴,但洪濤還是塗抹上了,這麼好玩的事情他豈能落後。這個泥啊,塗抹起來真是全身,百分百全身,就連頭發根上也要塗。塗完之後大家互相一看,嘿,真是辛巴族人了,就連拉達這個精靈一樣的女人,現在也是紅彤彤的,雪白的頭發變成了幾十根紅色的小辮子。唯一不同的隻有她們的身高高一些、身材形狀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