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任命重臣(2 / 2)

詔書傳下,大家才明白原來丞相一職已經取消,加之六部的出現,似乎並無不妥,連劉封和費禕二人都沒有擔當丞相一職,試問誰還有資格敢過問此事?

每個人心中都明白,接下來便是準備安民治政、舉辦文武科舉、興辦學院之事,任命的官員都開始思考如何行事了。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近傍晚,劉諶也昏昏欲睡,看看諸事安排既定,劉封便宣布散朝,各官按照詔令各司其職,著手布置。費禕和董允召集六部尚書繼續在偏殿議事,這六部可是關乎以後全國大事的重要之地,半點馬虎不得,倒是楊儀,封了禦史大夫,反而似乎有些不悅,散朝之後便獨自低

頭離去。

縱觀楊儀的表現,他雖有政治才能,卻在心胸方麵差了許多,先前到成都之時,便與尚書令劉巴不和,後任丞相參軍,一直跟隨諸葛亮。

等諸葛亮死後,楊儀既率領部隊退回,又討伐誅殺魏延,自以為功勞特大,理當接替諸葛亮執掌朝政楊,卻不料諸葛亮生前定蔣琬繼己任。

蔣琬為尚書令,僅拜中軍師,他自認比蔣琬資曆老,才能超過蔣琬,多出怨言,被削職流放,仍不自省,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最後下獄,自殺身亡。劉封到了成都之後,為了減輕益州士族和荊州外來士族的矛盾,有意將荊州士人陸續調回荊州,為了不讓楊儀和魏延有交集,將楊儀也調往南郡,兩人一南一北,徹底分

開。

不料楊儀在南郡就有遠離朝堂的怨言,這次將他調到長安,拜為禦史大夫,正符合他的性格,官職已經不算小了,基本和尚書、中書令持平,不料竟然還是心生不滿。諸葛亮生前便認為楊儀性情急躁狹隘,看來真是本性難移,隨著六部和明亮司的出現,禦史台的職權確實被削減,但在朝中也是重臣,楊儀雖有才學,但如果一直如此,

還要公報私仇,隻怕真要走上他的曆史宿命了。

其他幾位重要官員的神色,劉封都暗中留意,還有馬謖派人監視,總體來說,大家對新政和新的任命都比較滿意,基本都是量才錄用,發揮其長。

九卿職位變動不大,六部的尚書又是費禕親自挑選,董允和馬良給了一些建議,武將的升遷也是根據功勞和駐防區域所定,整個政局依舊保持穩定。現在自己為大將軍,開府議事,自然也要網羅人才,除了朝堂上任命過的,劉封初步心中也有了甄選,以荀方為參軍長史,杜預為司馬,陳壽為記室,其餘曹掾等等官員

,就交給荀方去任命。朝堂之上的事情,基本全部交給費禕和董允二人去處理,軍中之事,任命馬良為兵部尚書,劉封就是想把他也帶在身邊,馬良可是政治軍事兼長之人,隻可惜跟隨劉備在

夷陵之戰中不幸身亡,這一次一定要讓他發光發熱。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組建十部精銳,無論是士兵的挑選還是將領的選拔,都刻不容緩,除了現成編製外,可能還需要改編和挑選,科舉選拔眼下是趕不上了,隻能從軍中

先任命,著手訓練。

華燈初上,長安城依舊車水馬龍,劉封離了未央宮,回到府中,見黃月英她們都已經備好了晚飯正在等候,已經接連兩日沒回家,一股溫馨的暖流湧上心頭。

“哇呀!”剛走進門廊,忽然側麵跳出來一個嬌小的人影大叫著,張牙舞爪,“殿下,恭喜你啦,大喜大喜,府中新添公子一枚!”劉封看著作弄鬼臉的花鬘,一頭霧水,自己出征一年在外,哪裡來的公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