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舞文弄巧(2 / 2)

劉封站起身來,在大堂中背著手來回踱步,做沉思狀,沉吟道:“今日既然是在太學院,便以勸學為題——”

在眾人來回額目光注視下,隻見劉封來到門口,微微側著腦袋斜視晴空,朗聲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好一個白首方悔讀書遲!”樂祥聽罷,第一個撫掌稱讚,他如今年僅古稀,對這句話的感觸最為深刻。

其他幾人也都紛紛點頭,大有追悔之意,尤其是做學問之人,越是研讀經書,便越覺得時間不夠,皓首窮經,便是如此。

杜瓊大笑道:“如此精妙之勸學之詩,正該懸掛學院之中,以供所有讀書之人自勉!”

劉封此時隻能低頭笑而不語,既不能太過自謙說做得不好,因為這是顏真卿的詩,也不能故作姿態,顯得傲氣淩人,畢竟這不是他自己所作。

在杜瓊的提議之下,眾人紛紛點頭讚同,當下樂祥便讓其中一名弟子記錄下來,等過幾日做成木雕懸掛在太書院中。

“殿下,劉大夫和趙太醫到了!”正在此時,一名士兵進來彙報。

劉封點點頭:“請他們進來!”這劉大夫正是馬均的弟子,如今馬均為將作大匠,但因工坊中諸事繁忙,連弩還在繼續改進,劉封新提出的攻城車正在研發之中,沒有時間到太學院報到,便差遣弟子前

來。趙太醫不用多說,必定是李當之派來的,李當之如今是太醫院院長,在天子到長安之後,便將華青堂交給弟子打理,來到宮中潛心研究醫術和藥草,聽說也在撰寫《本草

經》,趙太醫大概便是來傳授華佗的《青囊書》醫術的。

很快二人便齊齊到來,趙太醫因為華佗和華青堂之名,大家倒是平等對待,畢竟華佗也已經開館授徒,救死扶傷,也算是於民有功,但是這位劉大夫,便被冷落了。

工匠在這些文人眼中,大多都是一些會奇淫技巧之輩,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即便是當年的魯班,在漢代也已經不受尊重,匠人成為下九流之類,如何能讓士族尊重?這些劉封自然看在眼中,表麵上卻不動聲色,走到劉大夫身旁,對眾人笑道:“人人都道工匠低微,卻不知我們衣食住行,一應所用,都是出自他們之手,若無工匠,這學

舍、宮殿,又從何而來?吾軍中之連弩,以一當十,令敵軍膽寒,皆是他們的功勞!”劉大夫聞言,眼眶不由一陣發紅,他早就聽馬均時常說起劉封的知遇之恩,自從在成都被捉拿之後,便死心塌地為大漢效力,頗為不解,今日聽到劉封一番話,才明白師

傅的心意。

不等眾人回話,劉封又道:“這些暫且不說,眼下我軍中便有一項機密之物,便是出自他們之手,真可謂巧奪天工,匪夷所思,諸位若看了,便不會再有半分輕視之心。”

“卻不知是何等器物,竟得殿下如此誇讚?”樂祥的一名弟子還是年輕氣盛,忍不住問了一句。劉封淡然一笑,看了看劉大夫,吩咐道:“你回去之後,從工坊中取一對做好的木牛流馬來,讓諸位也開開眼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