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來的三封密信,一封是劉諶托董允所發,第二封則是薑維通過暗衛送來的,最後一封是荀方從大將軍府中發出,三封信,都是陳述關於洛陽謠言的形勢。
密見阮籍之事,到目前為止隻有荀方一人知道,這倒不是劉封不信任薑維他們,而是為了隱秘,當然這其中也有試探的成分存在。
關羽和諸葛亮同時在洛陽殞命,加上劉禪和趙雲出了意外,對如今的朝堂影響極大,劉封雖然威望極高,但自問還是沒有諸葛亮那樣的掌控力。而且老臣諸如費禕、董允、馬良,乃至薑維,這些雖然都忠心耿耿,但未必就和劉封一條心,而在後期費禕似乎和薑維在政見上也有衝突,如今少了楊儀,但多了個更危
險的魏延。劉封這一場布局,是為整個中原大計,但順便也有試探眾人反應的意思,最主要的當然還是魏延的忠誠問題,自己的判斷歸判斷,但事實如何,誰也無法預料,關於魏延
和楊儀的那一番爭執和諸葛亮的評判,後人評判一直爭執不下,各執一詞。
如今的魏延已經年過六十,名副其實的開國功勳老將,在這個時候,他能否經得住流言的考驗,輔漢之心永保如初?劉諶的不安來自於上位者的本能反應,掌權者最擔心邊關大將擁兵自重,這樣的謠言最為之名,諸葛亮北伐之時,司馬懿就利用謠言,連劉禪都放心不下,將諸葛亮回朝
中,更不要說劉諶和魏延的關係了。
薑維的懷疑大概還是多受了諸葛亮的影響,諸葛亮一直對魏延有戒備之心,薑維長期隨諸葛亮學藝,聽得多了,也就心存疑惑,在如今的局勢之下,確實無法保持淡定。而荀方的來信,則和郭淮等人的見解一致,他雖然知道這個計策是劉封謀劃,但如果魏延一旦有了防衛之心,他雖不懼流言,但怕朝堂上的人不信任他,一旦有此擔心,
便很可能鋌而走險。
難道真要弄巧成拙?
劉封眉頭緊皺,半年布局,發展到現在諸事都十分順利,東吳已經蠢蠢欲動,如果魏延這一環出了差池,形勢將會變得錯綜複雜,中原大計將會化為泡影。
“將軍,當今局勢,以中原為主,西域為次,先定中原,方能全力西征,如今正值全軍士氣鼎盛之時,若洛陽有變,恐怕人心不穩,將軍當速回長安才是。”
郭淮見劉封一臉凝重,暗歎一口氣,決定還是以大局為重,劉封這一次來,確實有向西域發兵的意圖,但如果洛陽出了變故,中原不穩,西征更就無從談起了。
王淩和程武也在一旁微微點頭,他們已經等了四五年,也不在乎多這一年半年的,或許劉封到了長安之後,穩定人心,就能消除流言,那時候再出兵未遲。
劉封忽然雙目微閉,深吸一口氣,擺手道:“且先不管中原之事,還是說說出兵輪台的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