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時隱藏在沙灘後灌木叢中的一群人卻麵如死灰,渾身發抖,他們望著這一幕甚至都忘了下跪祭拜,如同雕塑一般佇立在夜風之中。隨著月亮升起,神獸的印象也漸漸模糊,不過這一次並沒有像先前那般忽然消失,而是逐漸縮小,到最後變成隻有腦袋大小,猛然閃了一下,看起來像是跳進了那塔樓中
一般。
霞光消散,月影朦朧,所有跪著的土夷們靜默無聲,被這一幕所震懾。
咣——咣——
片刻之後,塔樓上那一口大鐘終於敲響,聲震九天,城內城外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所有人心頭一震,恍然若失,再次朝著塔樓方向跪拜。
鐘聲一直響了四十九下才停止,月出東海,城門也隨之緩緩打開,土夷們歡呼著奔向城門,從此時開始,這座城池才讓他們有了真正的歸屬感。這一夜對於城內外的人來說,都是未眠之夜,他們雖不能接近祭壇,隻能遠遠祭拜,但所有人都十分虔誠,對土夷來說,從此之後他們將不必再看齊嶺族的人臉色,也成
為夷洲這片島嶼的主人了。
府衙後的書房之內,劉封正和陸抗等幾位重要文武陪同那位仙風道骨的道長,商議著今後的夷洲百姓管理之事。
那道長稽首道:“麒麟王英武,此番我正一道能傳至海外,貧道也算對祖上有個交代了。”
劉封笑道:“吾與昆侖山諸位道長已有約定,凡我漢軍所到之處,都可選派德高望重的仙長建設宮觀,傳經布道,勸人向善,此番道長在夷洲傳道,功德無量啊!”
那道長抱拳道:“大道流傳,還需眾人齊心協力,此番有麒麟顯聖,融合百越,收服齊嶺族,對夷洲百姓來說才是長遠之事,殿下煞費苦心,功德都在將軍也!”劉封笑笑,並未再互相恭維,自從來到夷洲之後,他發現各組之間矛盾重重,但因為在孤島之上,都崇拜海神,尤以水麒麟為最,便乾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
時代既然迷信神靈,便以神靈治之。
眼前的這位道長倒不是劉封找人來假扮的,說起這位道長,在這個時代已經頗有名氣了,在後世更是被尊為道教的天師。
這人正是漢中張魯第三子張盛,字符宗,張魯降曹之後,曾封張盛為奉車都尉、散騎侍郎、加都亭侯,但張盛不受,攜印、劍、經籙從漢中經鄱陽來到龍虎山修道。龍虎山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張道陵修道煉丹大成之地,張盛來到此處,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在江東
頗有名氣。劉封既然要用麒麟顯聖收複夷洲各族,就需要這樣一位仙長的配合,而張盛也誌在傳經布道,將正一道發揚光大,知道劉封之子劉伶拜入昆侖門下,在劉封駐留柴桑期間
前去拜見,相談甚歡,這一次見到劉封的書信,便欣然而來。南海夷洲在道經和前朝傳下的經書中與東海撣洲同為海上仙山,能在夷洲傳經布道,也是張盛夢寐以求的,撫慰百越,與道祖太上老君夷而化胡的聖德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