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於求成
諸葛誕初以尚書郎被任命為滎陽令,而後得以進京為吏部郎,遷禦史中丞,但因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被明帝厭惡浮奢之風而免官,直到曹爽輔政才得以複職,出任豫州刺史,加昭武將軍。
如今鄧颺、何晏等人下獄被問罪斬殺,夏侯玄還在獄中不知生死,諸葛誕身為被曹爽提拔的親信,時常有兔死狐悲之感,加之被困絕境之中,聽聞夏侯楙主動投降,心中其實並未有多大的波瀾,甚至正合其心意。
當想起家族之事,去讓他如鯁在喉,十分不快,自從諸侯戰亂之後,琅琊郡諸葛家族便漸漸式微,唯有諸葛玄還算有些本事,在荊州為劉表屬吏。
在得知堂兄諸葛珪病逝之後,諸葛玄赴泰山照料諸葛圭後事,在徐州適逢曹操征伐陶謙,為避戰禍便攜帶諸葛亮兄妹逃往淮南,途中與往江東的諸葛瑾分散,便輾轉逃往廬江一帶。
其後諸葛玄受袁術推薦為豫章太守,卻被朱皓取代,從水路去荊州投靠劉表,諸葛玄病死襄陽,諸葛亮便留在了南陽,後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成為大漢的股肱之臣,人人稱頌。
而走散的諸葛瑾在東吳也同樣為重臣,深得孫權信賴,稱為“神交”,東吳大都督呂蒙病逝之後,以諸葛瑾為大將軍,甚至其子諸葛恪也身居高位,成為一時豪傑。
諸葛家族子嗣因局勢迫不得已而各事三國,諸葛亮、諸葛瑾都位極人臣,反觀自己,作為留守琅琊郡的諸葛本族人,諸葛誕非但沒有得到魏帝寵信的機會,連封疆大吏也算不上,如今雖然諸葛亮、諸葛瑾已歿,但偌大的功勞擺在那裡,自己此時投漢,難免會被人對比恥笑。
諸葛誕性高自負,他不想仰仗諸葛亮的關係,更不想被人輕視,自覺胸有韜略,所以才在投順之前極力想證明自己的本事,以期在歸漢之後能夠一展所長,建功立業,不敢奢求與諸葛亮兄弟那般,至少也要官居一品,出入朝堂之上,成就功名方能遂願。
此番夏侯楙主動投降,並派人送來將令,叫他們各守城池,不得擅離,等漢軍到來之後主動出降,諸葛誕知道王基是司馬懿的門生,此時司馬懿重新掌權,料他必不肯歸降,或許有逃走之意,便讓吳綱去打探虛實,如果王基果真無降意,將其斬殺,也算是一件功勞,好作為進身之用。
吳綱走後,諸葛誕便依計開始在新城布置,他打
算以邀請夏侯楙赴宴,與王基合謀在酒宴上殺夏侯楙為由請王基來新城,王基恨夏侯楙背主,如果能殺了夏侯楙,逃回徐州便是大功一件,自會受到司馬懿重用,他沒有理由不來。
傍晚時分,吳綱從東城回轉,說王基果然沒有降意,正與石苞商議帶親信離開東城逃往徐州,東城就在徐州與揚州的邊界上,兩處雖然群山阻隔,難以行軍,但十幾人翻山越嶺還是能找到小路逃到廣陵境內。
王基深恨夏侯楙叛敵,在吳綱表明來意之後,王基果真欣然同意,雖然他們無力奪回壽春,更無法在這絕地堅守待援,但臨走之時如果能殺了夏侯楙,一來可解心頭之恨,二來也為魏國上下出了一口惡氣,必會受到司馬懿獎賞,真是一舉兩得。
諸葛誕聽說王基同意一同行事,不由大喜,正商議是否真要邀請夏侯楙的時候,探馬來報,淮南兵馬已經出動,魏延派其子魏昌、彆駕陸抗領大軍往合淝進發,已經著手準備接手城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