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4章 幕後之謎(2 / 2)

竺法安今天來到府衙,想要控製自己讓雙方作出妥協,從他的實力和行徑來看,顯然並非真正的幕後之人,甚至於劉封覺得此人大概也是個傀儡。但疏勒已經滅國,一個小小的莫爾寺,為什麼非要為了保疏勒王而不惜得罪勢不可擋的漢軍,與朝廷作對,這個代價無疑是巨大的,疏勒王身上究竟還有什麼價值讓他們

不惜如此冒險?轉眼已經過了四十歲,劉封從未想過自己的年紀竟到了這個階段,經曆了最初的激動和掃平亂世的雄心,從與亂世英雄的並肩拚搏到完成自己的夢想和使命,如今西征即

將結束,更遙遠的世界以眼下的國力還不足以支撐遠征,劉封對另一個世界的好奇心日漸增加。以前忙於戰事,振興漢室無心他顧,如今大業將成,劉諶也嶄露明君之姿,懶於政務的劉封多少有幾分功德圓滿的自豪,當站在權力的巔峰,戰爭已經失去了對壘交鋒的

刺激,越來越吸引他的就是那群還未揭開神秘麵紗的人。按照後世的疆域,西域僅剩龜茲一國,但在劉封看來,烏孫和堅昆屬西域都護府統轄,必須要將其征服,但雙方實力並不對等,都是可以預見結局的戰爭,隻是為了完成

使命而不斷前進。征伐並不是最難的事,關鍵還要看後期的管理和政令,長治久安不可能立竿見影,這需要數代人的努力,還要能保證君主賢能,吏治清明,這非人力或者製度就能夠決定

的。雖然見識了諸多朝代的更迭,但劉封至今還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在君權神授的時代,禪讓製顯然已經過時,推舉製更不可能在這個時代執行,這個困擾數千年雄主能臣

的問題,同樣也在困擾著劉封。

強大的羅馬帝國,橫掃半球的蒙古軍團,都在後代的繼承中分崩離析,劉封為後人規劃的華夏藍圖,也難以保證代代都是明君。望著窗外繁星點點,劉封輕歎一口氣,沒有幾人能理解他這風光榮耀背後的擔憂和顧慮,真正是如臨深淵,戰戰兢兢,眼前是金光大道,背後卻是萬丈懸崖,沒有半步退

路。

“但求此生無悔,莫問前程如何!”

華夏文明的壯大和璀璨,需要每一個華夏之民的努力,並非一己之力就能改變格局,人如滄海一粟,唯有齊心協力,凝聚萬千之力才能成海天之闊。

“真想看看這個全新的大漢未來究竟如何!”

畢竟這是他親手打下的江山,免去了後期的內亂和征伐,阻止了外族的侵伐,中華大地上又會迸發出怎樣的光彩?

劉封的目光從渙散的星光中收回,最終看向了蒼穹中的紫微星,如果要和星光一般永恒俯視這片大地,唯有修煉,踏上另一條永恒之路。

沉吟之間,從懷中緩緩掏出太平天書,淡青色的封皮上有幾個古拙的小字,正是其中的《修養卷》。摩挲著封皮上的文字,劉封喃喃道:“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