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時沒有帶兵,也謝絕了悅般人的援助,一切都是因為塔熱爾的情報不夠準確,他豪言堅昆勝兵五萬,精兵三萬,劉封信以為真,以為隻需要帶領將官來指揮作戰即可,不料塔熱爾口中的精銳在劉封眼裡連個普通兵卒都算不上。
塔熱爾知道此事之後大為懊悔,他當時擔心劉封不肯相助,故意誇大了堅昆的實力,就是為了增加談判的資本,不想卻反而坑了自己,早知如此,當時在龜茲賣慘或許會引來漢軍數萬精兵,對付烏孫豈不易如反掌?
錯誤的決定讓塔熱爾愧疚不已,這也是他每日陪同羊祜他們親自監督練兵的原因之一,現在唯有希望漢軍能幫他們訓練出一支精銳之師來,隻要熬過這一關,對堅昆的未來也受益無窮。
一日時間,結骨城內便架起了百餘座打鐵爐,因為場地不夠,甚至在城外的精河岸邊也支起火爐,除了校場的喊殺之聲外,城內外爐火熊熊,鍛打之聲鏗鏘不絕,經夜不停。
馬隆親自教導十幾名有經驗的鐵匠如何打造兵器,馬隆在兗州的時候先在工坊當職一年,加之他本身就懂得鍛造之法,劉封安排他鍛造兵刃,也是發揮其所長。
這一次鍛造最主要的兵器就是鉤鐮槍,無論是烏孫還是丁零,都是以騎兵為主,所向披靡,堅昆雖然也以騎兵為主,但戰力遠遜於對手,隻能避重就輕,另辟蹊徑。
大漢數百年來與匈奴、鮮卑、烏桓、羌族等交戰,對付騎兵的套路也研究出不少來,鉤鐮槍是劉封在對付鮮卑軍時用過的方式,這東西不僅對連環馬傷害極大,對騎兵也能造成致命的打擊。
馬隆帶著堅昆大都尉完顏策講解鉤鐮槍的用處,言道:“若以騎兵對騎兵,無論是騎兵的裝備還是戰馬的力量,乃至騎手的刀法,堅昆都落在下風,若能敗其騎兵,則烏孫不足為懼。”
完顏策這幾日對幾位年輕的將領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深感佩服,見馬隆直言不諱,歎道:“確實如此,堅昆的騎兵早已不複當年之勇!加上資源匱乏,更沒有辦法打造更好的兵器和鎧甲。不知道馬將軍打造的這個鐮刀一樣的兵刃,對付烏孫軍能不能收到奇效。”
馬隆笑道:“都尉儘管放心,此物在中原曾重創鮮卑騎兵,以此種兵器裝備步卒,對付烏孫騎兵絕對有效。”
完顏策看著這個像鐮刀又在尖端打造槍尖一樣的兵刃,又像戈矛又像鐮刀,確實是他第一次所見,而且馬隆要求這種鉤鐮槍的槍柄要加長,超出一丈有餘,已經讓族中的年輕人進山去尋找材料了。
槍柄的材料要求也極為嚴格,普通的樹木鋸開來太過脆弱不能用,最好是手臂粗細的整木,如鬆木、樺木等等,既要質地堅硬,又要有柔韌性,這可是戰場上保命取勝的關鍵,半點馬虎不得。
馬隆將一支裝好的鉤鐮槍拿過,虛空舞動了一下,發出嗚嗚的破風之聲,滿意點頭道:“有了此兵器,即便是步兵,也可迎刺馬上騎兵,又能下鉤馬蹄,即便烏孫的騎兵已經裝備馬蹄鐵,也隻有斷腿的份。”
“原來有這等妙處!”完顏策看著馬隆的招式,終於明白了這鉤鐮槍的用處,頓時麵露喜色,但聽到馬蹄鐵之後又皺眉道:“但騎兵一旦衝突起來,速度極快,衝力很大,步兵恐怕沒有時間去鉤馬腿,就算殺了幾匹馬,也難逃一死,這不是兩敗俱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