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初次試探(2 / 2)

諸葛亮笑道:“這方荀屢出奇謀,又能冷靜細微,公益可否引見,讓我見識一下!”

劉封忙抱拳道:“能得軍師賞識,是他的榮幸,我回去之後就帶他到府中拜見。”

諸葛亮微微頷首,再未多說什麼,方荀一來是跟隨劉封的校尉,對劉封的變化最為清楚,出兵上庸前後的變化,不管是劉封還是方荀,他覺得都有必要了解清楚。

劉備也看出諸葛亮的意圖,笑道:“曹操勢大,若想北進中原,還是要多培養人才,此事就有勞軍師了。”

劉封看在場的幾人都是劉備的心腹,方荀若去見諸葛亮,身份很可能難以隱瞞,不如趁此機會說出來,反正他們至少在大目標上都是想匡扶漢室,荀彧的遭遇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同情。

想到這裡,他跪倒在地,向劉備請罪:“父王,其實方荀並不是此人的真名,隻是其中有些隱情,所以才有所隱瞞,還請父王見諒!”

劉備眉頭微皺,旋即又笑道:“你先起來說話,既然你與他約定,就當守信,此事倒也不能怪你。”

劉封起身說道:“隻因此事關係甚大,所以不敢貿然在軍中傳開,那方荀真名叫荀方,其實是潁川荀家的人……”劉封把荀方的身世大概講了一遍!

話音才落,張飛握拳大怒:“這曹賊真是可惡,對股肱之臣竟然做出這等事來!”

劉備唏噓一陣,歎道:“荀家世代忠良,文若有王佐之才,可惜備不能與其同心戮力,他一心為匡扶漢室,卻為曹賊蒙騙,如今曹丕野心昭然,想必文若悔恨交加。”

關羽撫須沉吟,想起自己見過荀彧的情形,那等風度的確讓人心折,睜開的丹鳳眼儘是落寞:“文若乃人中豪傑,曹操如此作為,實在令人寒心。”

當年曹操對他禮遇有加,無數名士豪傑爭相投奔,昔日待遇猶在眼前,卻想不到最早跟隨他建功立業的荀彧卻落了個如此下場。

法正卻輕蔑一笑,言道:“他人功過,我等自不必多說,若逆天而行,必會滅亡!”

諸葛亮道:“昔年陳宮在中牟釋放曹賊,棄官追隨於他,自曹賊殺了呂伯奢一家,留下寧教人負我,休教我負人,便知其疑心極大,性情涼寡,如今勢大,果然如此。”

曹操雖死,但一年前自稱魏王,加九錫,步履上殿不用參拜,皇帝之位早已形同虛設,再想到荀彧等忠於漢室的人都被排擠打壓,房間裡的氣氛似乎有些沉悶。

關羽首先打破了沉默,對劉備等人說道:“先前在漢中行軍,公益說他經常學習兵法謀略,我也見你頗有心得,若能得名師教導,將來必成大器。”

劉封聽到這話,不由心中一動,關羽說這話可不像心血來潮,難道諸葛亮想親自指點自己?

但又想到曆史上劉封隻是一個小小的武將,魯莽衝動,甚至後來還被諸葛亮猜忌,怕他功高震主,怎麼會栽培自己?

心中恍惚著,嘴上卻說道:“正是,小侄自從獨自帶兵以來,才意識到能力欠佳,對於排兵布陣更是一知半解,衝鋒陷陣固然重要,但運籌帷幄才能掌控大局,隻恨自己悟性太差,隻得皮毛而已。”

法正微微頷首,看向劉封開口問道:“如今主公進位漢中王,阿鬥立為世子,不知公益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就連劉備也吃了一驚,諸葛亮神色微怔,也神色淡然地看向了劉封,深邃悠遠的雙目如同深潭,看不出任何波動。

這可是個很敏感的問題,就連張飛也沒有說話,關羽卻似乎胸有成竹,反而又緩緩閉上了眼睛,輕撫長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