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滿江紅(2 / 2)

曹叡見劉封並沒有為難其他將領的意思,不由心中大定,舉杯道:“好,就此一言為定!”

一眾魏臣聽劉封願意將張頜等俘虜放回,對劉封的好感也增加了不少,有些身份地位的都上前敬酒,畢竟這樣的會盟很可能僅此一次了,不借機漏漏臉,以後就沒機會了。

酒酣之時,曹叡突然大聲說道:“久聞燕王文采過人,常有驚人之句,幸得今日相見,燕王何不賦詩一首?”

劉封心中了然,終於等到露臉的時候,外表卻依然八風不動,欠身道:“陛下文采斐然,二祖皆為當代文壇泰鬥,我怎敢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曹叡擺擺手,笑道:“朕雖處深宮之中,但對燕王之文也有所耳聞,隻可惜緣吝一見,既然今日能夠相會,還請燕王賜教一二。”劉封心裡清楚,這曹叡的文采也很出眾,對這方麵自然有所期待,他剽竊的許多詩詞都被諸葛果譜成音律,在成都傳唱,漸漸自然就流傳出去,尤其三年前荊州一行,在臥龍崗賦詩一首,也讓他在士林中

有了一席之地。

看看時機成熟,再做推辭會讓曹叡臉上不好看,畢竟人家也是堂堂一代帝王,兩次請他,已經給足了麵子。

“唉,俗話說得好: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劉封微微搖頭,假裝無奈地放下酒杯,起身抱拳道:“既然陛下邀請,吾敢不從命?”

劉封一句俗話,卻讓曹叡心驚不已,這看似很平實的一句話,卻蘊藏十分深刻的道理,比之先賢傳道,不遑多讓,不禁有些羨慕民間生活了,該是多麼豐富多彩?

劉封不知他們心中所想,先為自己作好鋪墊:“本王聽聞倭寇入侵,憤慨外族入侵,今日便詞一首,以抒胸臆,歌以詠誌,不過此詞乃是民間之調,恐怕不登大雅之堂。”

華歆卻笑道:“燕王言過了,文學辭藻,本就起於平民酒肆之間,去蕪存菁,方為精品,吾等洗耳恭聽多時矣!”

劉封邁步來到大帳中央,遙望東方,做出一副深沉的姿態,在眾人期待中朗聲吟道: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歎九州,猶未合;臣子恨,何時滅?駕神舟,衝破千層浪。壯誌饑餐外族肉,笑談渴飲倭寇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雖然略有改動,但隨著他抑揚頓挫的聲調朗誦出來,還是頗見氣勢,那種收拾河山,驅逐韃虜的英雄氣節儘顯無遺。

在他刻意的渲染之下,整個大帳沒有了聲響,雖然不知道劉封用的什麼韻律,這首詞的長短句也十分新穎,但節奏極好,短短幾句話,卻讓金戈鐵馬的場景映入眼簾。

有的人感慨劉封詞意中宏大的境界和一心為國的壯誌,政治敏感的陳群等人卻同時也注意到劉封這是想要一統天下,司馬懿更是目光炯炯,側著腦袋沉吟不語。“好一個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曹叡把酒杯重重地頓在桌案上,酒水飛濺出來,雙目閃著亮光,這句話,最適合他當下的心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