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希望的田野上》全本免費閱讀
第六章整理2
符伊年感歎一番將照片又塞了回去,放下相冊,拿起下麵的牛皮紙文件袋。文件袋一共兩個,一薄一厚。
薄的那袋裡裝了符誌紅和唐致清的證件,高中畢業證書大學畢業證書,不同職級的職稱證書,還有不同年份不同名目的獲獎證書。
也是這個時候符伊年才發現,符誌紅和唐致清竟然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都是津門大學的學生,隻是一個是四九年入學學了化工,一個是五零年入學學的文學。唔,這樣看說不定是校園愛情呢。
這個時候的證書都還隻是一張紙,而且紙張有點脆,符伊年小心翼翼地將這些證書重新放回去封好,拿起另外一個。
這個文件袋就厚多了,摸起來裡麵的東西大小形狀不一。摸出第一本,糧油本。第二本,戶口本。第三本,煤球證。其他的則是用小夾子夾住的布票、糖票、工業票等等。這些票據有的符伊年在網上見過,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比如:板凳票。
唉,過日子果然是件繁複又麻煩的事。
桌子左側還有一個小櫃子,裡麵摞著三個鐵皮盒子,是那種看起來就很高檔的餅乾盒。不過打開後發現一塊餅乾都沒有,分彆用作了醫藥箱、針線盒和零錢盒。
說是零錢盒,符伊年大概數了數,得有七八十塊了,既有麵值十塊的大團結也有一兩分的紙幣硬幣,還有幾張糧票,都是一兩二兩的,最大的是一斤。這些應該就是符家的日常開銷了。
這麼整理著,時間不知不覺過得就很快,太陽西斜天色漸暗。聽到“團結就是力量”的歌曲聲傳來,符伊年抬頭看向牆上的掛鐘,剛好五點鐘,知道這代表著廠區下班散工了。
工人下班,食堂就開放了,不回家吃或者倒班的工人就會湧進食堂,這時食堂就成為了一天中最喧鬨的場合,也是家長裡短流言蜚語衍生最多傳播最快最廣的地點。
思前想後,符伊年還是放棄了去食堂解決晚飯的念頭。首先自己才穿過來,這裡說是“家”其實很陌生,無論時周圍環境還是人,幾乎都不知道——腦袋被砸失憶這樣的借口也隻能暫時小範圍用著,一旦人多就容易出紕漏的。
其次符家才辦完喪事,自己畢竟有孝在身,到底有一層忌諱,還是少往人前去為好。
最重要的是!符伊年她是,i人!
i人最怕什麼?最怕人多的場合呀,到時候這個問一句那個問一句,社恐發作回答不好露餡怎麼辦?
於是符伊年的晚飯和午飯一樣,還是一把掛麵一顆雞蛋半盒罐頭。
夜晚來臨,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甚至沒有電視,符伊年找了新的床單被罩換上,鎖好門窗,從書櫃裡找了本高中數學教材,關掉客廳和廚房的燈,轉身鑽進被窩裡,接著床頭台燈翻起原主的數學書。
符伊年在她原來的時空是參加過高考的,當時被省內的一所二本院校錄取,隻是臨近開學時卻發現錄取通知書不見了,同時不見的還有家裡的戶口本和自己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