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姬蘅(下)(2 / 2)

北地殘軍殺掉三皇子後,並未對三皇子帶來的三千精兵趕儘殺絕。因為趙軍得知郭子儀被他手下的士兵亂刀砍死,當即揮兵直到爍陽城下,爍陽城內駐紮的殘軍雖然對三皇子和郭子括有所不滿,但軍人誓死效忠國家,大敵當前,怎可臨陣脫逃,而三千精兵本就為了北地而來,因此雙方目標一致,暫時握手言和,共同抗趙。

是以當姬蘅帶著五萬龍虎衛到達爍陽城時,殘軍和那三千精兵正苦守城門,眼見快要撐不住了,姬蘅當即下令,派高澹親自帶領五千龍虎衛前去城門接替他們,讓他們先返回城內。

殘軍和那三千精兵回來後,姬蘅便對那些殘軍道,“若是同意由他進行收編,此後便可憑借戰功抵消先前殺三皇子和郭將軍之罪。”

這時,士兵殺掉自己的上司,以卑軾尊本就是大罪,更何況他們還殺了三皇子,這可是抄家滅族的重罪。如今姬蘅承諾他們,隻要歸順,日後還能努力殺敵立功,抵消前罪,他們在秦國都是有自己的家人,自己死了就算了,怎能忍心讓他們因自己而死。

思考片刻,便異口同聲道:“屬下願意歸順,多謝殿下。"說完由真誠的給姬蘅磕頭謝恩。

而另一邊,對著那三千精兵,就更好說了,原本他們就是陛下派來隨三皇子殿下收複北地,結果三皇子才剛到北地,就被殘軍給殺了,護主不利,回去陛下定時要問責的,如今七皇子帶著龍虎衛來了,還能讓他們將功贖罪,自然是樂意的很。

姬蘅將殘軍和三皇子帶來的精兵收編後,就由這支隊伍作為大軍的先鋒營。因著殘軍與趙軍對抗多年,對對方用兵和作戰方式最為了解,而之前幾個月之所以會連連戰敗,丟掉城池,皆因朝廷沒能足夠的補給糧餉,北地冬日苦寒,有無冬衣保暖禦寒,就算趙軍不打過來,北地這些將士自己都不見的能順利扛過寒冬,更何況還要拿起武器同兵強馬壯,有備而來的趙軍對戰,如今這種結果倒也實屬正常。

而三皇子帶來的三千精兵乃是陛下從麾下軍營中挑選出來的營中精銳,本就驍勇善戰。

姬蘅讓呂仁等幾位將領進中軍主帳參加戰前集議,先是讓他們說了此次趙軍帶來多少兵馬,由誰掛帥,先前又是如何排兵布陣攻下六座城池。

“回殿下,趙國此次派出十二萬大軍,由趙國大元帥袁剛親自領兵前來。”呂仁道。

“這袁元帥手下有一義子,名叫袁鑫,此人驍勇善戰,每次都是他作先鋒打頭陣,這次攻下我秦國六座城池,此人功不可沒。殿下若是對上此人,定要謹慎。”一林姓將軍道。

“不過,屬下可是聽說袁剛之子袁紹義與他這位義兄關係可不大好,袁紹義此人能力比不上袁鑫,而袁鑫因能力出眾,自小就被他父親收為義子,多次隨袁剛出征,立下不少戰功,軍營之中最是敬畏強者,軍中人都說袁鑫是虎父無犬子,有元帥之風。袁鑫心裡極為不喜,認為他才是袁剛親子,袁鑫如此出風頭是不把他這個少帥放在眼裡。二人私下多有交鋒。殿下,此番倒是可以從這個袁紹義身上入手。”呂仁又道。

姬蘅聽聞覺得甚是可行。點了點頭,又看向左下手的高澹。

高澹出言道:“臣覺得呂將軍二人說的在理,我軍如今隻有五萬人,再加上新收編兵卒也不過隻有一萬餘數,統共加起來不到七萬,而趙軍有十二萬之數,兵力相差一倍,若是正麵迎敵,對我軍極為不利,如果能從袁紹義身上入手,挑撥他二人關係,引起趙軍內亂,我們再趁虛而入,打他個措手不及。”

姬蘅聞言道:“諸位說的確實可行,如今將近年關,想必趙軍也想早日拿下北地,此時士氣高昂,確實不宜正麵硬碰硬。但是諸位也莫要忘了,趙軍攻秦已有半年之久,此時正值寒冬臘月,軍中物資消耗極大,如今趙軍深陷北地,北地原就因氣候惡虐,土地貧瘠,作物難以生長,物資極為匱乏,從前多是由秦國南方富庶之地運送物資過來,將士們才不至於因物資短缺而無法支撐下去。

而趙軍可就沒那麼好過了,趙國本就處於我秦國更北邊,國內物資與北地想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且趙軍深入秦國腹地,戰線拉長,物資必定供應不上,想必此刻趙軍已今沒有多少糧食,撐不了多久。袁剛定時想要速戰速決,拿下爍陽,到時在攻下鹹陽,不僅能解決這一大患,甚至還能一路南下,拿下整個秦國。”

高澹聽完眼睛瞬間一亮,激動的出口道:“殿下,莫非您是想”

姬蘅看了他一眼,笑道:“沒錯,既然趙軍如此迫不及待,我們不如就打開爍陽城門,來一招請君入甕。”

“再在城中設下埋伏,趙軍一旦進來,再想脫身可不就是那麼容易了。”高澹接道。

接著,姬蘅又同他們商議如何在城中布下天牢地網,讓趙軍有來無回。

這場議事從辰時正一直議到戌時末刻,將領們才相繼走了出來,一個個容光煥發,倒瞧不出一整天沒用過飯的饑餓疲勞之態。

五日後,秦軍果然因困守城中多日,力不從心,城門很快就被趙軍攻入,袁剛帶著袁紹義和袁鑫入城,一副勝券在握,可就在趙軍進到城中,爍陽城們立馬關上,城內也響起了趙軍哭天喊地的叫聲,趙軍陷入埋伏,此時,高澹率龍虎衛同趙軍廝殺。

最後,袁紹義被呂仁一刀刺死 ,袁鑫護著袁剛帶著殘餘兵力,逃出爍陽與爍陽城外趙軍會合,姬蘅帶著龍虎衛一路將趙軍擊退至秦國北地,袁剛身受重傷,隻好帶著剩下的兩萬趙軍退回趙國。

如此,北地終於又被秦國收複,姬蘅經此一役一戰成名, 此時也不過十五歲,短短半年時間不到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七皇子成為北地戰神,聲名大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