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大羅法身(1 / 2)

潑刀行 張老西 7149 字 18天前

嚓!嚓!嚓!

天尚未亮,地裡便有了動靜。

隻見李衍揮舞著鐮刀,左手一摟,右手一帶,大把的麥子便應聲而倒,整齊擺在後方,等待著待會兒打捆。

過了一會兒,當天邊露出魚肚白時,一直悶頭乾活的李衍才緩緩起身,做了幾個動作舒緩腰背,扭頭看向四周。

遠處麥田裡,同樣是一片忙碌。

李家堡的麥子,也到了收割之時。

這收麥的時間有講究,所謂“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不能等到麥子徹底成熟。

就連時辰也有講究,多選在早晨和傍晚,因為此時莖稈較韌,不易折斷,麥粒也不易脫落。

辛辛苦苦種一年,浪費一點都心疼。

自他回來後已有四五日,這些天每晚觀想存神,雖尚未成功,卻也有了不小的進展。

正好開鐮,收麥修煉兩不耽誤。

一個壯勞力一天,能夠大約一畝麥子。

而李衍本就是練家子,盤功紮實,也學過鄉間流傳的鐮刀功,動手利索,一天足足能割另一畝半。

家裡幾畝地,也就是幾天的時間。

每天割麥、打穀、晾曬、入倉,經常是早出晚歸,即便是練家子,也是一身疲憊,腰酸背痛。

然而,他卻樂在其中。

神通經常失控,讓他的情緒極度不穩定,但每次乾活勞累後,心情放空,反倒更容易入定。

不知不覺,又是數日過去。

李家堡周圍的麥田裡,金黃的麥浪已經消失不見,隻剩漫漫黃土和密密麻麻的麥杆斷茬。

風一吹,便有塵沙飄起。

夕陽下,關中大地更顯蒼茫雄渾。

雖說麥浪美景不再,但百姓們卻個個喜笑顏開。

文人騷客們總以為滿目金黃代表豐收,但隻有地裡刨食的才知道,雹砸、雨淋、大風刮,每一道都是劫,唯有粒粒歸倉,才算個豐收年。

而就在這一夜,李衍也終於有了突破。

夜深人靜,他盤膝坐在床上。

此刻的他已心無外物,呼吸若有若無,意識全部集中在眉心,黑暗中,一個發光的人影靜靜懸浮。

這便是他觀想出的神。

按照《西玄洞冥真經》上的功法,他每日觀想五臟六腑,身軀各個器官,將冥冥中那一點點靈光,全部彙聚於眉心,再進行存神。

成功的標誌,便是存神不滅。

即便醒來,隻要心念一動,存神立刻顯於識海。

當然,這法門也是循序漸進。

隨著道行提升,觀想的神也會逐漸清晰。

其他大教法脈的修士,都有自己的祖師或神仙藍本,但李衍此時,卻出現了異常情況。

他的觀想範本,乃是丹田中神像。

此物常存於丹田,心心相印,隻需注意力集中便可,不像其他玄門修士,動輒要收攏散亂的心神。

這也是他進度極快的原因。

而在他觀想成功的這一刻,眉心發光的人影,竟然與替身神像有了感應,迅速墜落,籠罩於神像之上。

這突發情況,令李衍措手不及。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神像就又有了變化。

與存神之光結合,替身神像那原本模糊的麵孔,竟開始不斷扭曲,隨後五官成型,變得和他一模一樣。

與此同時,種種信息湧上心頭。

李衍目露震驚,隨後便是欣喜。

他之前對於神像的感應十分模糊,因此隻能通過那些不全的信息,推測出神像作用。

而存神後,神像才算是徹底被他祭煉。

此寶名叫“大羅法身”。

除去換傷和替命,還可守神。

他觀想出的神明,已與大羅法身融為一體。

好處有兩點。

其一是守護存神,相當於樓觀的作用,即便不進行法事科儀為存神蓋樓,也不會隨意消散。

其二,便是和肉身一樣,可以換傷。

若中了針對神魂的咒法等,便可通過轉移,讓神像進行承擔,而不損傷存神。

當然,樓觀還是要建。

畢竟這大羅法身隻能替傷,不可增強修為。

更重要的,是這大羅法身能繼續升級。

隻需吞噬天靈地寶,便可增強法身強度,而若得到足夠的天靈地寶,進行一種儀式,就可重新點燃命火。

相當於多出一條命!

想不到,這大羅法身還需要神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