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與龍王有關的(1 / 2)

卡塞爾學院的圖書館建造的很是奢華,奢華得就像是某位君主的宮殿。路明非抬頭便能看見巨大的玻璃穹頂,大理石地板被拖得似乎能當鏡子用,不斷反射著穹頂落下的柔光。

硬木書架在四周整齊地擺放著,並排的書架有著鐵一般的色澤,遠遠看去就像是並肩而立的巨人,這些巨人們安靜的守衛著這片土地,隻等被人喚醒。

路明非踩在地板上,落下黑夜般的影子。

他徑直來到了圖書館的二樓,這裡是圖書館曆史區,擺放著世界各地的史料。

目光掃過並列的書脊,路明非發現書架上和中國有關的史料居然占了很大一部分的位置,而且這些史料大都都很新,就像是剛送入圖書館沒幾年。

路明非隨手抽下一本很新的書翻了翻,居然還能聞到隱隱的油墨味。

看起來卡塞爾學院這幾年的工作中心真的是在中國,認定了會有龍王在中國蘇醒,不僅推行了“中文校園”這種活動,連和中國史料的研究都做了不少準備。

從後麵的曆史來看,卡塞爾學院的準備還真沒有白費。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有青銅與火之王和大地與山之王四位君主在中國活動,就像那片古老的土地被龍王所鐘們愛一樣。

除了學界的正史之外,這裡還擺放著許多混血種視角的史料,上麵無一例外的記載完全都是和外界不同的曆史,比如林則徐虎門銷煙主要目的是為了銷毀被東印度公司竊取的二代種龍類骨架,匈奴王阿提拉其實是一條貨真價實的龍王之類。

如果說其他的史書卡塞爾學院外還能買到的話,這些東西就真是卡塞爾學院獨有的書了。

路明非要找的是西漢末年的史書,尤其關於白帝公孫述和他的臣子李熊的資料。

在學院的信息中,青銅與火之王諾頓曾經化名李熊,輔佐公孫述稱帝。

當然,諾頓現在是老唐。

路明非很想從曆史中挖掘出一些信息,以推導出一些有用的信息,讓了解下諾頓的生平與性格,推斷出他的目的,讓他和老唐的見麵有個準備。

中國的曆史實在是太長了,公孫述所在的時代,西漢末年,在學界的熱度也比不上它的鏡麵曆史東漢末年,就像是一個被忽略的時代,留下的研究資料並不多。

路明非對這段曆史唯一的印象就是,當時篡漢的王莽因為實施許多極其跳躍的政策,比如收土地國有平均分配、禁止人口買賣等等,而被戲稱為穿越者。

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則因為戰場上許多次猶如天助的經曆,而被戲稱位麵之子、大魔法師。

根據《後漢書》中記載,劉秀在與新朝的軍隊交戰的時候,“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厭伏。”意思是,晚上有隕石墜入敵營,白天有團雲落入敵營,朝廷的士兵都感到巨大的恐怖。

而後,劉秀借助幾千兵力就大破幾十萬的敵軍,直接打掉新朝大半的國力,敲響了這個短命王朝的喪鐘。

當然,這些都隻是外人的看法。

在學院的敘事之中,這兩個人身上出現如此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是因為他們都是血統極其優異的混血種。

王莽的言靈大概是“先知”或者是它進階,所以能看見有關未來的破碎片段,借此改造自己的帝國,無奈的是他也隻能看見有關未來的破碎片段,半懂不懂的改革最終把自己的帝國折騰得風雨飄搖。

而劉秀則被推測是掌握了大地與山之王一係的言靈,所以才能戰場中在召喚出隕石,製造出神跡一般的景象,打壓了幾十萬人的士氣。

他們之間的戰爭,就是那個時代混血種的權利之爭,很多時候,混血種之間的戰爭,並不比與龍類的戰爭和平。

至於公孫述,其實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路明非也不熟悉,隻查到《後漢書》上有為他列傳,至於李熊的記載,更是隻有寥寥幾筆。

根據《冰海殘卷》的記載,諾頓與康斯坦丁一直居住在北歐的青銅宮殿中,但是從公元前的某一年開始,他們就像是神秘消失了一般再曆史隱去,直到千年之後,他們才又一次出現在了中國,化名李熊,輔佐公孫述稱帝,在長江的岸邊又一次建立起宏偉的青銅城。

他們的消失的這段時間去了哪裡?做了什麼?這和老唐的人格會不會有關係?如果自己沒能阻止諾頓的覺醒,那自己能不能和他交流?……路明非心亂如麻。

似乎自從黑王死後,龍王們在人類的曆史上就完全消隱了,它們悄無聲息地潛藏人類統治的世界裡,就像是巨鯨沉沒在深海裡,隻會偶爾衝破水麵,在人類麵前展露一下自己的偉岸,好讓人類知道,在大海之下,究竟隱藏著怎樣駭人的怪物。

路明非很後悔在穿越回來之前,沒有和負責追蹤青銅與火之王的曼斯?龍德施泰特教授多交流交流,如果是他的話,肯定掌握了很多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