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BUG版林大浪(1 / 2)

6比6平,又到老鷹的進攻回合了。

在飛利浦中心的一片鼓噪中,老鷹後場開球,老畢比接球,過半場。

過了半場,老畢比又一個傳球,給到了喬·約翰遜。

鷹王的對手還是丹尼·格林,一側約什·史密斯也在趕來,但鷹王不等下一任鷹王趕到,直接就橫肘架開了丹尼·格林,碾進了三分線。

不過這一次,鐵林的防守展現出其頑強的一麵了,他雖然力量對抗不如鷹王,但他頂在了鷹王的側麵,防守有點失位,但問題不大。

持球的鷹王很清楚,他不能再深入了,林大浪雖然不能直接放掉約什·史密斯衝過來補防,但如果他繼續深入,林大浪的補防是一定到位的。

無奈之下,鷹王隻能選擇頂著鐵林側麵給到的壓力,急停中投出手。

哐當一聲!

鷹王這一球受到了一點乾擾,直接打鐵了。

林大浪籃下躍起,直接就摘下了籃板。

搶到籃板之後,落地的林大浪直接一個長傳,甩到了前場,找到了第一時間反跑的德拉季奇。

德拉季奇接球,繼續狂奔,很快殺到籃下,一個上籃得手,8比6,尼克斯反過來領先了2分。

飛利浦中心的紐約球迷卻不太開心了,他們還想再見識見識林大浪的突破,結果這波反擊,尼克斯和老鷹都沒給林大浪繼續秀突破的機會。

轉頭,就又輪到老鷹進攻了。

其實呢,這波林大浪不突破的原因,和反擊是沒什麼太大的關係的,說白了,就林大浪的速度,就算是反擊,他也能自己持球推進,直接推出一波反擊。

但他沒有,主要就是他知道,即便此刻他已經暴露了他的突破,但他隻要少突破,對手還是很難摸清他的路數。

說白了,突破也有很多類彆,有直來直去的坦克突破,有多個變向加持之下的Crossover,變化很多。

倉促之間,對手也很難分辨林大浪的突破類型。

當然,林大浪自己是知道他自己的突破類型的,他是那種坦克突破,帶了點變向突破,為什麼是這種類型,不是林大浪不會變向,事實上,變向這項技能,技巧方麵的東西不多,主要還是速度和靈活性的問題。

當然,還有身體的耐艸程度,林大浪的速度和靈活是沒什麼問題的,他的問題是——

他覺得,他即便有係統在手,也不能浪得沒邊了,各種變向突破這種很傷身體的打法,林大浪能避免,還是要避免的。

何況,他的身體對抗能力極強,明明可以學習阿詹,為何要去學習艾弗森、德裡克·羅斯?

回到正題,林大浪沒有繼續突破,也是進一步藏了一手他的突破。

而隨後老鷹的進攻,他們的進攻成功率先一步開始滑落了,上一波進攻,老鷹就沒能進球,這次又是如此。

主要是鐵林的防守突然變得頑強了,他再一次頂住了一會喬·約翰遜的單打,這一回,林大浪的協防及時趕到,他直接撲到喬·約翰遜的麵前,逼得喬·約翰遜不得不傳球。

而喬·約翰遜傳球之後,老鷹的問題也被暴露了。

這支老鷹其實是有點缺投手的,他們最好的投手就是老畢比了,常規賽三分命中率38.6%,除此之外,單論首發的話,喬·約翰遜36.8%的三分命中率,馬文·威廉姆斯30.9%的三分命中率,這就已經是這支老鷹首發裡的前三三分投手了。

剩下的艾爾·霍福德和約什·史密斯,從來都不投三分的。

由此,引申開來的便是,老鷹在喬·約翰遜的單打被鎖住之後,進攻端就有點不知所措了,喬·約翰遜一個分球,接球的是老畢比。

時間已然不多,老畢比控了兩秒,也隻能是在德拉季奇的乾擾之下,扔了一記三分。

哐當!

打鐵聲響起,摘下籃板的,又是林大浪。

落地之後,還是林大浪的一個長甩,又一次精準地找到了德拉季奇。

和上一個反擊不同,德拉季奇這一次是吸引了一點防守,然後一個分球,助攻威爾森·錢德勒籃下劈扣得手,林大浪這次連一個助攻都沒有。

不過他是無所吊謂的,能進球就行,剩下的真沒什麼所謂。

尼克斯又一個反擊進球,10比6,他們擴大了領先的優勢。

不過之後,老鷹還是找回了一點狀態,喬·約翰遜終於又攻破了丹尼·格林的防守,隻此一點,對老鷹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他們終於得分,一方麵迫近了比分,另一方麵,又阻止了尼克斯的反擊。

尼克斯沒有反擊的情況下,再拋開林大浪似乎是新開發出來的突破,他們能夠產生的對老鷹的威脅,還是很小的。

但8比10的比分、緊隨其後的這波尼克斯的進攻,林大浪圖窮匕見了。

高位,他背身策應,沒等德拉季奇衝過來打配合,他就一個轉身直接展開了他的突破。

約什·史密斯能夠打四號位和三號位這兩個位置,不過他的身體噸位,更適合打四號位,這樣一個重型前鋒,卻在林大浪坦克式的衝擊之下,一合都沒能抵擋的住。

說白了,和那些真正的重型前鋒比,約什·史密斯的力量對抗還是差了點意思,比如阿詹。

而和那些非重型前鋒比,約什·史密斯的單對單防守也是有點菜的,比如安德烈·伊戈達拉。

e……林大浪比較怕的防守者,主要就是阿詹或是伊戈達拉這兩類。

而約什·史密斯,從來就不是他害怕的那一類防守者。

這波進攻,算是林大浪的突破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展現出來,他直接碾開了約什·史密斯,一步殺進了三分線。

老鷹對此是準備不足的,在他們原本的預案裡,尼克斯是缺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頂尖突破手的,所以他們並沒有對中距離嚴防死守。

當然,林大浪的目的也不是中距離,他雖然有中投,但他還不準備暴露這一點。

所以突破過後,林大浪馬不停蹄,直接就殺進了禁區。

艾爾·霍福德補了上來,他已經是這支老鷹的最後一道防線了。

但在林大浪麵前,即便是未來小球時代的頂級內線霍福德,也很是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