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導演換人,順利殺青(2 / 2)

《唐山大兄》的劇本,本來就是羅威提供的主體架構,李小龍也參與了編劇工作。

這個時候的港島電影劇本,十分不完善,隻要有一個大綱,就能立項開拍,大部分台詞,都是導演、編劇臨場現編,主演也有臨場發揮的權力。

現在羅威頂替吳家驤,成為影片導演,對劇情走向,有了更多的掌控力。

在後麵的拍攝中,玩了不少花活。

其中就有一個在最終成片中,被刪減的橋段,內容是主角鄭潮安,下定決心要給被製冰廠老板殺害的工友們報仇,前往老板家中途中,路過泰國的紅@燈@區,掛進去......後麵的內容不能細寫。

趙任飛上輩子做李小龍生涯盤點的時候,在網絡上找到這部分刪減畫麵,看了之後,大受震撼。

不知道羅威拍這部分內容,要表達的是什麼。

此時在劇組中,親眼見證李小龍在幾十位笑語嫣然的小姐姐中,挑選了一位,帶到單間。

雖然沒有實拍交易的過程,但是這場與《唐山大兄》的劇情,格格不入的戲份,仍然令趙任飛大感費解。

真想鑽進羅威的腦子裡看一看,他為什麼要拍這場戲。

雖然有這樣的小插曲,但是沒有影響到《唐山大兄》的拍攝進度。

儘管在拍攝後期,劇組經受了一次突發的惡劣天氣影響,但是最終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拍攝工作。

李小龍在拍攝最後的兩場大戰期間,連續高強度的拍攝,令他的身體出現問題,不過仍然帶病堅持完成了拍攝。

殺青的那天,在泰國苦熬了一個多月的《唐山大兄》劇組成員,都舒了一口氣。

這次的拍攝經曆,不隻是對李小龍、趙任飛,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對羅威、韓英傑這些,已經在港島電影圈浸淫多年的老油條來說,也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首先,出外景,對此時的港島電影,就是一件新鮮事。

之前以邵氏電影公司為龍頭的港島電影界,絕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片場、攝影棚裡完成的。

外景也是在港島範圍之內。

《唐山大兄》把拍攝場地,放在泰國,算是剛成立的嘉禾電影公司的一項創舉。

現在,就等《唐山大兄》上映,看票房表現如何,決定這樣的創舉,能否給港島電影帶來新氣象了。

拍攝結束,《唐山大兄》劇組成員,分成兩部分離開。

一是李小龍、羅威、劉亮花這樣的劇組核心,坐飛機先行回港,李小龍在港島稍作調整,便飛往米國洛杉磯,與生活在那邊的妻兒團聚。

羅威則要投入到《唐山大兄》的後期製作當中。

韓英傑則帶領著林政英、趙任飛這樣的普通工作人員,乘坐遠洋渡輪返回港島。

坐船回港的用時,肯定要比飛機慢很多,但是遠洋渡輪的三等艙船票,隻有飛機票的一半。

嘉禾電影公司現在深陷經營危機,財政不寬裕,能省則省。

乘坐遠洋渡輪,對林政英、趙任飛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幾天的航程,感覺很快就過去了。

渡輪抵達港島維多利亞港之後,《唐山大兄》劇組剩餘人員,就地解散。

嘉禾電影公司暫時沒有新的電影項目,要用到林政英、趙任飛等人,給他們放了個假。

但是,他們不能這樣閒下去,嘉禾電影公司的工資待遇,雖然要比邵氏電影公司好很多,但是在當今的港島,也隻能勉強抵上普通工人的收入。

像趙任飛這樣的新人武師,有沒有電影項目,都隻拿基礎工資。

林政英在《唐山大兄》中擔任了副武術指導,配角戲份也比較重,除了基礎工資,還有一份津貼可拿,但是錢也不多,聊勝於無。

不過,整個1971年,除了這部《唐山大兄》,林政英還參演了其他8部電影,收入加起來,到不了發家致富的程度,但是養家糊口沒有什麼問題。

林政英和大部分後來的知名港島演員一樣,都是窮出身,要不然也不會小小年紀,便進戲班學習,成為一個舊時代下九流的戲子。

從邵氏電影公司,跳槽到嘉禾電影公司之後,林政英不僅從普通龍虎武師,晉升為武術指導,出演電影的機會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收入更是水漲船高,已經能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趙任飛暫時還沒有養家的壓力,雖然他的家庭條件也不算好,不過父母都還年輕,都能做工。

70年代的港島,已經進入到經濟發展的騰飛期,初步完成了工業化,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0%以上,雖然基本上都是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但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

這個時期的港島,人們隻要用心做工,溫飽不難解決。

現在趙任飛自己也開工領工資了,算是給家裡少了一個負擔,讓家裡的生活更好過了一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