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入室弟子(2 / 2)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趙任飛從李小龍、嚴靜海的身上,一點兒也看不出早逝的跡象。

常年堅持訓練,已經年過五十的嚴靜海,身體狀態看上去比一般的30歲的人還要好。

李小龍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處在30歲出頭這個男人最黃金、身體各方麵都最巔峰的年紀。

家庭美滿。

武術事業穩步發展。

演藝事業,也隨著《唐山大兄》的爆火,而大有起色。

此時的李小龍,在人生的任何方麵,都可以用“春風得意”來形容。

誰能想到,他的生命隻剩下不到兩年?

趙任飛有試著勸他,不要再用這些極端的訓練方法。

可是,李小龍骨子裡,是非常自信驕傲的,雖然沒有到剛愎自用的程度,但是在他最擅長的功夫上,很難聽進他人的建議。

電擊和“肌肉震蕩器”,是李小龍經過親身驗證,確定效果上佳的新式訓練法。

李小龍每年的按時體檢中,也沒有發現這樣的新式訓練法,對他的身體造成什麼傷害。

所以,儘管知道趙任飛是好意,但是李小龍沒有把他的勸誡,放在心上。

但也沒有再要求趙任飛也使用這些新式訓練法。

當然,這也與趙任飛隻用日常訓練,就能收獲很好的訓練效果有關。

李小龍相信,等趙任飛的截拳道功力,達到瓶頸期,光靠日常訓練無法繼續提升之後,會主動要求采用這些新式訓練法。

李小龍認為,每一個對武學有追求的人,都應該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時間來到1971年的12月下旬,趁著聖誕節假期,李小龍的妻子琳達,帶著他的一子一女兩個孩子,來到港島與他團聚。

順便也見證了李小龍的協禾電影公司成立,以及港島振藩國術館開館。

李小龍在回到港島拍電影之前,雖然已經在米國的武術家、影視圈,闖出了一番天地,但是生活並不算如意。

在米國開武館,隻能勉強支撐生活。

李小龍雖然在好萊塢參演了一係列影視劇,但是此時的好萊塢,歧視情況嚴重,李小龍的華人麵孔,讓他無法在好萊塢得到公平對待。

這是他決心回到港島拍電影的根本原因。

兒子和女兒相繼出生之後,李小龍的身上,養家的壓力越來越大。

刨除李小龍身上的那些光環,他其實也是一個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普通人。

沒有三頭六臂,同樣是兩雙手兩隻眼。

他當初向邵氏電影公司提出1萬美刀的片酬要求,一是認為自己值這個價,二是片酬低了,無法養家。

與嘉禾電影公司簽訂的兩部片約,片酬共計1.5萬美刀,是李小龍的底線。

70年代初的米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2500美刀。

一部電影7500美刀的片酬,隻相當於米國三個月的收入。

李小龍雖然對自己的演藝事業,很有信心,但也沒想到,回港拍攝的第一部動作電影《唐山大兄》,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

嘉禾電影公司在《唐山大兄》上的總盈利,能超過1000萬港幣!

按照1971年港幣兌美刀彙率,差不多相當於200萬美刀。

周文懷為了籠絡住李小龍,不僅幫他成立了自己的協禾電影公司,還從《唐山大兄》的盈利中,給李小龍包了一個大紅包。

數額是片酬的好幾倍。

李小龍的財政狀況,因此徹底好轉。

一部《唐山大兄》,讓李小龍成為港島,東亞東南亞,乃至全球華人世界,最火的電影明星!

名氣的增長,直接反饋到振藩國術館的招生上。

米國的那幾家振藩國術館先不提,港島振藩國術館建成開館之後,報名學員如過江之鯽,第一期學員的200個名額,隻用了半天時間,就被哄搶一空。

按照每個學員每個月的學費500港幣計算,第一月的學費,就收了10萬港幣。

70年代初,港島的人均工資水平,大約是2500港幣,500港幣一個月的學費不算低。

但是,窮文富武,習武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花錢的事情。

火熱的報名情況,超出了李小龍的預料,讓他不得不緊急從米國的振藩國術館,抽調了幾位教練,滿足港島振藩國術館的教學需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