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驛站改製(1 / 2)

在傳旨太監往國子監傳旨的路上,朱雄英正與今日的教習解縉辯論程朱理學。

事情的起因在於解縉在講解程朱理學之時,吳王殿下不屑一顧的態度激起了解縉的不滿,本著負責的心態,解縉向吳王闡述程朱理學的重要性。

但是朱雄英可是前世可是國防科技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怎麼可能看得上這種腐朽的思想,於是兩人開始了辯論。

解縉表示“程朱理學是著名的儒學思想,認為天理是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存天理,滅人欲,天理構成人的本質,在人間體現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殿下如此看不上程朱理學,難道連三綱五常也不放在眼裡?”

朱雄英搖了搖頭,反駁道“我並不是覺得程朱理學一無是處,實際上我覺得程朱理學在促進學子的理論思維、教育知書識理、陶冶情操、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曆史進步等方麵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現在大多數學子把程朱理學視為獵取功名的敲門磚,他們死抱一字一義的說教,致使理學發展越來越脫離實際,成為於世無補的空言,成為束縛百姓手腳的教條,成為“以理殺人”的工具,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整個大明學子的悲哀。”

一番話,懟的解縉啞口無言,解縉作為大明赫赫有名的才子,以不到而立之年,擔任國子監教習,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他雖然傳統但並不迂腐。

他也是通過程朱理學科舉入世,實際上他覺得程朱理學並沒有什麼錯,錯的隻是將一些主張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過度解讀的讀書人!

“殿下也說,程朱理學並非一無是處,錯的是過度解讀的學子,那麼殿下為何要如此不屑一顧。”

朱雄英歎息一聲,老氣橫秋的說道“解先生啊,你人很好,就是格局太小了啊”

解縉一臉黑線,你才八歲,要不是你是吳王,老子早把你吊起來打了,但是又感覺吳王殿下年紀雖小,但是對待理學確實有不一樣的見解,還是繼續追問。

“還請吳王殿下解惑。”

朱雄英淡然道“先生也是通過程朱理學入仕,那先生覺得理學在實踐中有實際的用處嗎?反而會限製學子的思維和創造力。程朱理學過於注重理論和思辨,強調對經典文獻的研究和理解,有時會使得其難以應用於實際生活中,不知道先生以為否?”

解縉沉思半刻,沒有反駁而是另辟蹊徑道“理學雖然實用性不強,但是著重於培養個人責任觀念和道德修養,提倡“仁愛”、“禮義”等傳統道德觀念,這對於維護社會秩序和促進社會和諧還是有積極作用的,並非都是錯處,那殿下以為如果不修程朱理學,還有那一門學派更適用於如今的大明嗎?”

朱雄英起身剛要裝x,傳旨的太監就已經到了國子監,來不及多說,隻能在解縉耳邊低聲道“先生,程朱理學源自程顥、程頤、朱熹三人的觀點,自宋時起才開始流行,取代了之前的學術流派,既然先生也覺得程朱理學並不適用於如今的大明,那何不自己嘗試一下開創新的流派,取代程朱理學呢?到時你解縉的名字未必不能和程朱並立啊。”

說完就跟著傳旨太監去了太極宮,而解縉宛如被雷劈了一般,待在原地不動!

朱雄英遠去的背影後麵,有一道目光寫滿了陰冷!正是被他無視的朱允炆,他現在還不知道,他的這位弟弟以後會給他帶來多大的麻煩!

等到朱雄英趕到太極宮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朱雄英摸了摸鼻子,施施然走了進來。

“孫兒參見皇爺爺。”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口道“你把你那個驛站開源的方法給列位臣工詳細講講。”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對著朝堂上的各位大人朗聲道“各位大人都知道,我大明每個省都有驛站數十處甚至上百處,整個大明就有上千處,這些驛站現在唯一的職責就是遞送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或者為來往官員提供途中食宿和換馬等服務,如果是九邊重鎮還好些,軍報會多一些,但是江南或者內省之地,基本常年處於閒置狀態,這樣豈不浪費?”

“而且朝廷每年都要撥付三十萬兩銀子用作修繕費用,如果將驛站做一些改革,分為官用和民用兩個部分,不管是百姓郵遞貨物或者商人途金休息都可以通過收取銀兩的方式提供相應服務,所得銀兩六成上繳官府,四成留作修繕驛站之用,這樣豈不是很好?”

聽著朱雄英更為清晰的表達,一時間百官都陷入了沉思。

太常寺卿呂本麵容陰鷙,上前質疑道“殿下,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此一來,來往商人也可以借宿驛站,往來軍報也要寄存在驛站,這樣驛站豈不是魚龍混雜?萬一軍報有失?豈不是舍大逐小?”

朱雄英嗤笑一聲,知道不管自己說什麼,以呂氏為代表的世家豪族都會反對,畢竟朱允炆上位才符合他們的利益。

當下反駁道“呂大人多慮了,倒不至於魚龍混雜,大部分的行腳商人都會選擇居住在城中的客棧,驛站的收費會相對高昂,隻有帶著大宗貨物的商人才會選擇在驛站過夜,在入駐時,不止會對攜帶貨物進行檢查,也會對官府發的路引進行核實,再退一萬步說,如果真的有人想對軍報下手,通往驛站的官道上有的是必經之處,何必要等到有驛卒把守的驛站動手呢?”

呂本臉色有些發紅,但是不可否認,吳王說的確實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