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亞聖三境(2 / 2)

理法家的聖人當初研究了天規地律,以此開創了理法學,講述了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人可以掌握這些規律而修行,跟鬆林道宮算是一外一內。

但所有聖人和亞聖們都以為亞聖是一個境界,他們認為三要素隻有其一質變成聖,並不算成道,這種思想在地球的人間界都是過時的。

但凡這世界佛門的理論發揚光大,他們也不至於認為亞聖非聖,其實亞聖算是低配弱化版的聖人。

心境和浩然氣修為是最容易質變入聖的,但意誌入聖才能根本性成聖,所以之前亞聖境界一直被他們硬分了三個層次。

心境入聖最易,為亞聖初期心聖境,浩然氣升華入聖稍難,為亞聖中期浩然境,亞聖後期卻不是意誌入聖,因為意誌入聖就是真正的成聖。

亞聖後期就是心境或浩然氣有一樣達到圓滿,亞聖巔峰就是兩個狀態都達到圓滿;他們就這麼按部就班的修了上萬年,固有意識害死人呀。

南宮仙講了心誌的磨煉可以不依賴心境和修為,能夠獨立出去專門修煉,但這需要很高的悟性,所以原有那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也很好。

就像吳江的突破,就是意誌的蛻變,大儒和聖人,差的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意誌,所以意誌不升華蛻變,那就隻有聖人級的戰力,卻無聖人的道果境界。

這跟蓬萊的地仙胎養和脫胎神仙是一樣的區彆,是蛟是龍,隻在意誌升華與否,但意誌升華卻又需要很高悟性。

而且就算悟到了意誌的脫變關鍵,但就能抓得住嗎?悟道的大儒亞聖很多,但真正能蛻變自己的卻沒幾個。

拿起紅塵是修為,看破紅塵是心境,放下紅塵是意誌;拿得起的人很多,看得清的人很多,但活明白放得下的人卻不多。

當初指導那些大儒和亞聖的時候沒少費口舌,不過幸好沒有白費,暗地裡隨時能突破聖人的已經有數十個,這可是南宮仙準備的一百張底牌中的一張王牌!

不過餘素顯然不在此列,在大儒中他的年歲都是小的,雖然有南宮仙四年的培養,但底蘊積累到底是少了些,亞聖還湊合,晉級聖人就太勉強了。

果不其然,餘素完全釋放了自己的意境,數十裡內就像海市蜃樓降臨一般,山河池水,宮殿樓閣,飛禽走獸,鳥語花香,繽紛而出。

這家夥性情高潔,不喜人間俗務,每每留戀於山川景致,不時遊覽於名勝古跡,現在心境化現,內境外展,眾人算是飽了一次眼福。

王歎坐而靜觀,知曉餘素並沒有聖人意誌產生;你這心境確實純淨,浩然氣也充盈,但卻沒有靈魂啊,死物終究是死物。

雖然心道可惜,但他王聖人並沒有出口說什麼,因為聖人出言,天機顯化,說一句可惜,你就真的是可惜了,若是不說,或許還有個萬一。

看似迷信,實則不然,這就是窺見了天機的眼界,他是聖人,但也隻是知道天機運行的基本常識規律,雖然他的認知,也不代表就一定沒有希望。

這是他書院的人,隻要有一絲可能性,他都不會打斷人家的道途,雖然就算說了,也沒人會非議他什麼,但作為聖人的自知不允許他放逸自心。

這就是聖人不欺人也不自欺,真正的文道成聖境界,而餘素雖然顯露了內心的高潔純明,但那景致卻還隻是景致,他的意誌還在景致裡,並沒有升華。

意誌升華蛻變在地球和蓬萊叫作脫胎換骨,脫凡胎換仙骨之意;餘素目前的狀態就像地仙胎養圓滿,雖然窺見了天道,但意誌卻還滯留在三界之內。

他也想跳出三界,但他看不出來關竅在哪,尋不到突破的契機。

其實是他的機緣不到,契機自然不會顯現,亞聖的氣息已經達到頂峰,但卻把那美輪美奐的景致渲染的多了一絲刻意。

南宮仙看得出來,餘素的心亂了,雖然他進入了極深的定心狀態,但那一絲追尋的意味卻很明顯,這反而會破壞他的道心意境。

“唉,王者帶青銅,個個都是坑!”

空中的吳江不但沒有出手阻攔,反而隱隱有護持的架勢,這是在跟書院賣好,恐怕也是想留份善緣,好再次開口索要返虛丹。

不過這也正中南宮仙下懷,之前那麼氣皇帝,也主要是想讓他放下戒心,若自己真的直接拿出返虛丹,狗皇帝未必不會去找人檢驗一番。

雖然彆人大概看不出什麼,但為免所有可能性,演他一波也不費事,還能氣皇帝,多有意思!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