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 20 章(1 / 2)

大臣們:陛下你怎麼心底說話也大喘氣啊,快說啊,急死我們了。

賀疏舟撓了一下下巴,饒有興致地讀著。

【哇!真狗血啊,這真不是話本子裡才有的故事嗎?】

大臣們:等麻了。

【兵部尚書杜軍的夫人洪千蘭,也在京城,跟他們的女兒一起。】

杜軍聽到此話即欣慰又有幾分驚詫,此時他的麵色陰沉,手腳冰涼:竟然就在京城,為什麼不來找我,是因為十五年前的那件事,我沒有護住她們母女倆,在恨我嗎?

大臣們:啊,就在京城?先等會兒,腦子轉不動了。

【洪千蘭十五年前,掉入河中,腦袋撞到河裡的石頭,跟女兒杜竹月一起被涼州陽寧縣百姓救起,蘇醒後的洪千蘭失去了一切的記憶,她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來自哪裡,但與她一同被救起的三歲小女孩叫她母親,而她也看杜竹月格外親切憐愛,內心深處知道她確實是自己的女兒。】

【可惜她的女兒雖然沒有失憶,但年僅三歲,隻知道自己多少歲,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彆的卻一概不知了。】

杜軍麵色緩和,原來是失憶了嗎,她一個弱女子,帶著我們的女兒,也不知吃了多少苦?也不知她……有沒有再嫁,恐怕已經再嫁了吧?一個女人獨自帶著一個孩子,可不容易也不現實,何況她已經把一切都忘了乾淨。

杜軍不停安慰自己,她們母女倆,如今還活著就算是萬幸了。

【洪千蘭雖然失憶了,但她發現自己與當地的村民不同,她的口音與當地不同,所以她不是涼州的人。】

【而且她發現自己會認字,她的女兒也略識得幾個字,在當地,彆說是女人了,就算是男子,一個村也找不出一個會認字的人。】

【更重要的是,她發現她的手上沒有乾活的繭子,隻有寫字的一點繭子。】

【所以,她覺得她應該是出身在一個書香或富豪之家,不知為何流落此地。】

【因為不知來曆,洪千蘭留在陽寧縣生活了幾個月,直到媒婆上門,勸她再嫁。】

杜軍:果然,有個人照顧她們母女也挺好,怪我,把她們母女弄丟了。

大臣:唉,本以為兵部尚書雲開月明了,不過好歹還有一個女兒。

【洪千蘭發現自己雖然失憶了,但卻接受不了再嫁,好像心底還有那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丈夫一樣。】

杜軍、大臣們:陛下,下次腦袋裡說話,不要大喘氣。

【不過媒婆一個個不停地上門遊說,她不堪其擾,沒有辦法。】

杜軍:果然。

大臣們:唉。

【她聽說京城風氣開放,年輕女子就算是不成親也沒什麼人在意,就帶著女兒來到了京城,十五年來靠做刺繡,養育女兒成人,至今未再嫁。】

大臣們:啊啊啊啊啊!陛下,你再這樣,反轉之後再反轉,我們要掉忠誠度了啊。

大臣們:都是老年人了,心臟可經不起反轉。

杜軍欣喜若狂,被旁邊的錢相和禮部尚書死死按住,不然他怕是要衝出去了。

他想起禮部侍郎差點和離時,來了一招羊角風,剛要發作。

被錢相攔住,小聲說:“杜大人,還有一會兒就下朝了,你演技也沒有江雲山好,可彆鬨了,就當是為了老朽的人頭。”

賀疏舟清了清喉嚨,看向杜軍,剛想說點什麼,發現:“杜愛卿,你眼睛怎麼紅了。”

杜軍努力克製:“回陛下關心,臣眼睛可能是進渣子了。”陛下體貼入微,一定會放我提前出宮就醫。

賀疏舟:“朕剛想起來一件事,今日仔細看杜愛卿,朕一月多前沐休,在京城的長街上,意外結識了一位賣花娘,聊了幾句。這買花娘看著倒是十七八歲,竟與杜愛卿十分相像呢,還與杜愛卿一個姓。”

【其實一點也不像,杜軍黑黢黢的,長得也五大三粗的,那姑娘一點也不黑,長得也小巧漂亮,我真是昧著良心說話。】

大臣們:噗,我知道我不該笑,但實在是憋不住了。

杜軍似乎十分欣喜激動:“陛下,臣的妻女十五年前在涼州永原縣失蹤,如今正是十八歲。”

賀疏舟似乎十分驚奇:“哦,那不是巧了嗎,朕還碰巧問了那賣花娘的名字,似乎是叫杜竹……杜竹什麼來著?”

“杜竹月。”杜軍喜極而泣。

賀疏舟:“對,那姑娘就叫杜竹月,與愛卿也特彆得相像,或許,是杜愛卿失散多年的女兒呢?”

大臣們:“對對對,杜大人,那或許就是你的女兒呢,快去看看吧。”

目擊全程的陸蘭錆:陛下在演,杜軍知道陛下在演,臣子們知道杜軍知道陛下在演,臣子們配合陛下和杜軍在演,這是朝堂不是戲台,竟然出了你們這麼多演技精湛的演員,可憐我一個來自邊關的淳樸王爺,要配合你們這麼多人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