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 / 2)

吳滿囤已經來了好幾趟,每次過來,都被告知張恒還在睡覺。

剛剛看到小院兒的煙囪冒了煙,還特意多等了一會兒才過來,至於目的,張恒早已經心知肚明。

“老書記!您怎麼來了?吃了沒有,坐下一起吃!”

中國人見麵,最常見的打招呼方式不是“你好”,而是一句“吃了沒”,隻要對方回答沒吃,甭管家裡有什麼,坐下保準能有一碗飯。

隻有真正挨過餓的人,才知道饑餓的滋味兒。

正因為淋過雨,所以才更想替彆人撐上一把傘。

“吃過咧,吃過咧,後生,額來找你,是……”

儘管心裡已經排練了十幾次,可是到了要開口的時候,吳滿囤還是覺得很不好意思。

要是放在過去,一門手藝就能養活一家人。

安身立命的本事,怎麼可能外傳。

吳滿囤也是沒了辦法,作為吳家溝的書記,他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二十幾年。

村裡的日子和過去相比,雖說已經好了很多,至少不用為吃飯發愁了。

但和彆的地方比起來,吳家溝依舊還是個窮村。

每每想起來,吳滿囤就覺得心不安。

今年村裡的蘋果賣了一個好價錢,讓吳滿囤去鎮上開會的時候,結結實實的露了一次臉。

可往後呢?

總不能等明天的蘋果成熟以後,還去找張恒幫忙吧!

張恒他們遲早是要走的,等節目錄製完,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再來他們這個小村子。

所以,當吳滿囤得知張恒要建窯燒瓷的時候,他忍不住心動了。

這事要是真的成了,把燒瓷的本事學到手,村裡往後豈不是多了一條致富的路。

猶豫再三,吳滿囤還是登門了。

“嗐!額也不怕你笑話,額們這個村窮,指望著土裡刨食,祖祖輩輩下來也沒啥大出息,往後的兒孫們想要過好日子,就隻能往外走,可這村裡不能沒人,地也不能沒人經營。”

隻幾句話,吳滿囤已經感覺到了口乾舌燥。

“額就想著,能不能有個啥辦法,把村裡的勞力們都留下,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把錢給賺了,又能經營土地,照顧老人,所以……所以,額就想著,後生,嫩能不能也教教額們村裡人,咋……咋燒那個瓷器!”

說到最後,吳滿囤的聲音越來越小,登門求人家傳授安身立命的本事,這事在他看來,怎麼都做都不厚道。

可為了村裡,他還是厚著臉皮開了口。

“老書記,您來就是為了這個事?”

張恒也不願意看著一個老人把自己難為成這樣。

“是,是,額知道,這是難為嫩了,要是在過去,這看家的本事都是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這事額做的不厚道!”

張恒笑道:“您可千萬彆這麼說,我試著建窯燒瓷,其實也存了這個念頭,試燒了一爐,我覺得還行,您要是真想學的話,我願意教!”

“真咧!”

吳滿囤本以為這件事希望不大,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的,沒想到張恒居然答應的這麼痛快。

“後生,嫩真願意教額們,可千萬彆誆額!”

“自然是真的,隻要是願意學的,我都教!”

大老遠的來一趟,總要留下點兒什麼。

吳家溝最需要的是什麼?

毫無疑問就是致富的路。

可這個小村子交通不便,能用來搞種植產業的土地也不多,蘋果和大棗無法形成規模。

和國內許許多多的鄉村一樣,吳家溝的未來仿佛一眼就能看到頭。

現在這些壯勞力等到老了以後,回鄉養老侍候土地,新的年輕人繼續走他們父輩的道路,外出務工。

如此循環反複,關於農村的切實問題永遠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直播帶貨,幫著村裡賣蘋果,不過是解決吳家溝眼前的問題,從長遠來看,還是要幫著村裡找到一條新的致富路。

這裡的土壤,就是得天獨厚的優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好,好,後生,額代表吳家溝二百七十多戶鄉親,謝謝嫩了!”

吳滿囤說著,起身還要給張恒鞠一躬。

張恒見狀,連忙攔下。

開什麼玩笑,老書記這麼大歲數,他要是受了這一禮,還怕折壽呢。

“老書記,您就不用這麼客氣了,這樣,我明天早上準備再開一爐,您讓願意學的鄉親都過來,到時候,我手把手的教!”

吳滿囤千恩萬謝的走了。

直播間的網友們看到這一幕也紛紛刷屏留言。

【六哥大氣!】

【佩服佩服,這可是能傳家的手藝,六哥說教就教,等於是給了村民們一個安身立命的金飯碗!】

【我也想學,六哥,燒瓷很難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