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8(1 / 2)

碧曦[快穿] 柳亦瑜 4638 字 3個月前

《山海經》有雲,東海之內, 北海之隅, 有國名朝鮮、天毒。

在周朝末期, 周人遷居朝鮮, 史稱箕子朝鮮。

漢初時候, 燕人衛滿率領千餘人來到朝鮮,受到朝鮮王箕準的看重,被拜為博士。

衛滿利用被封賞的土地, 不斷招收從漢室遷移過來的流民,養兵守土。在時機成熟後, 大肆散布漢朝要大舉進攻朝鮮的流言。

衛滿因此上疏朝鮮王,表達自己想要勤王的衷心。朝鮮王信以為真,就準許了衛滿的請求。衛滿借此直接攻占王都王儉城, 自立為王。

朝鮮王箕準率領殘部, 逃亡到了朝鮮南部的馬韓地區。

衛滿成為朝鮮王之後,一再派遣使節到漢室覲見,承諾為漢室的藩屬國,為漢室鎮守邊疆,開拓守衛商道。言辭之懇切, 禮物之豐厚, 衷心之誠懇,實乃漢室當時藩屬國之最。

直到現在,衛滿的孫子右渠繼位,漢室內憂外患, 更有匈奴虎視眈眈。朝鮮則依仗漢室的軍事跟財務支持,不斷侵略周邊小國,領地不斷擴大。朝鮮不再願意向漢室俯首稱臣,而是欺淩其他小國,也不再向漢室通商朝貢。

朝鮮很大一部分大臣都認為,漢室打不過匈奴,每年向匈奴稱臣和親,那麼朝鮮憑什麼要向漢室這樣一個弱者卑躬屈膝。就算是藩屬國,朝鮮也要做匈奴的藩屬國。

一則匈奴離朝鮮,比漢室離朝鮮要遠得多,即便朝鮮屈服於匈奴,匈奴也對朝鮮做不了什麼。

二則漢室積弱,近百年的國祚了,還要時常跟匈奴送公主和親,送絲綢瓷器。即便朝鮮背棄了漢室,漢室也不敢如何。

如果漢室此時向朝鮮發作,正是匈奴跟朝鮮合擊漢室的好時候。而漢室要是反擊匈奴,就更拿朝鮮無可奈何了。

可是已經閉鎖了跟漢室通商,不再向漢室朝貢的朝鮮,並不知曉這麼些年以來,漢室究竟發生了什麼。

於是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晴日,朝鮮王衛右渠在王宮接見以張次公為正使,辛元為副使的漢室使團時,雖然臉上言笑晏晏,言辭謙恭,心裡卻實在拿不定主意,漢室使團究竟是為何而來。

朝鮮雖然不再對漢室通商朝貢,可是朝鮮在漢室是有暗人跟探子的。

漢室這些年的紅薯土豆玉米,乃至於棉花瓷器,新出來的紙,衛右渠皆是知曉,並且儘可能地把方子跟種子帶回朝鮮。

漢室跟朝鮮並沒有明確的邊境,更沒有那麼多的邊境守衛。朝鮮人跟漢室人長相毫無二致,衛右渠自己就是漢人,在漢室做暗探實在是再方便不過。

超出衛右渠想象的是,漢室手裡有這麼要緊的東西,種子跟方子,如何耕種,如何播種,竟然沒有絲毫藏著掖著的樣子,他們輕而易舉地就拿到了想要的東西,帶回了朝鮮。

他們在嘲諷漢室人愚蠢的同時,心裡還暗自感歎,幸好漢室愚蠢。

想到這裡,衛右渠朗聲對著張次公笑道,“張大人遠道而來,朝鮮與漢室一向和睦相處,實乃兄弟之邦。來,朕敬兩位大人一杯,謹祝朝鮮與漢室此情永固。”

朝鮮如今不僅官話是漢話,用的文字也是漢字,諸人出使到朝鮮,竟是沒有一點感覺到來到了另一個國家,仿佛還是在漢室一般。

張次公是此次出行的正使,見此便站起舉杯,“謝大王,大王客氣。”

旁邊的辛元瞧著儀表堂堂,流著美髯的衛右渠,心裡暗自譏諷不已。

朝鮮本是王侯,衛右渠不過是朝鮮王,哪裡來的這麼大臉麵自稱朕,還敢說跟漢室是兄弟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