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箏(1 / 2)

周六的下午,所機關大院幾乎看不到人影。能走的早就走了,沒有走的,不論男女,或去鄰居藥廠洗澡,或在宿舍樓裡休整。每個人都準備好了行裝,四點多就可以乘大轎車回市裡了。

李勃在市裡沒有家,隻有羨慕的份。每當看到即將發車的大班車,自己就設想,如何在城裡安個家,成為正兒八經的城裡人。

沒有去處,總得自己找個樂子。

等大轎車開出大門,李勃有了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突然,從後邊的宿舍樓裡傳來一個稚嫩的童聲:“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李勃聽出來,這是胡大慶的女兒娜娜在讀小學課本裡的古詩。

春天來了,正是放風箏的季節。

李勃依稀記得,下午看報紙,有一篇介紹中國風箏的文章,因為時間關係,還沒來得及細看,不妨再找出來,看個究竟。

文中介紹,相傳風箏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東周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的時候,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風箏以細竹紮成骨架,再糊以紙或絹製作而成。傳統的中國風箏工藝包括“紮、糊、繪、放”四種技藝,“紮”即要達到對稱,使風箏左右兩側的受風麵積相當;“糊”即要保證整體平整,乾淨利落;“繪”即要做到遠眺清楚,近看真實的效果;“放”即要依據風力調整提線角度。

看完這篇文章,李勃手癢,便想著自己動手,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風箏,不就可以放飛夢想嗎?

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說乾就乾,先湊齊做風箏的原材料再說。

李勃從樓梯下放雜物的地方,發現一個彆人丟棄的廢舊竹門簾,抽出三根,用剪刀剪斷、刮薄,把幾根長短不一的竹笢用棉線捆紮,做成一個雙引擎飛機模型骨架,再用漿糊把一張大報紙糊在骨架上,稍作整飾,一個飛機模型風箏就做成了。

用那次賣樹苗時買的菜刀,砍斷一根舊拖把木棍,砍成一拃多長的3段,兩邊用鐵釘釘牢,一個“工”字型的線拐也做成了。雖然有些歪歪扭扭,但纏線還是管用的。生產科裡有製線廠縫製手套用的樣品棉線,也不用出去買,倒到線拐上就可以了。

李勃看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非常高興,連忙打電話,喊來電工房的小高,到院裡車庫前的空地上試飛。

把線拐上的線與風箏上的麵線連接在一起,李勃讓小高單手拎起風箏後退20米開外,而後舉過頭頂。

李勃喊一聲“放”,小高趁勢一鬆手,風箏迎風而上。

李勃頓一會兒線,放一會兒線,風箏便越飛越高。

小高抬頭注視著天空,看到風箏如一架銀鷹在天空中翱翔,高興地又蹦又跳。

李勃牽著引線往大門口慢跑,小高也高興地在後麵追。

樂極生悲,剛跑到假山花池旁邊,手中的引線突然斷了。兩人一時驚慌失措,鎮靜下來,趕緊繞線,接著回去尋找失落的風箏,

還好,在所區大院和鍋爐房中間的一片空地上,找到了失落的風箏。

“小高,明天是星期天,咱去所外的麥地裡放吧,咱所這院還是有點小!”李勃拿著失而複得的風箏,看天色已晚,就對小高說。

“好呀,好呀,吃過早飯就可以出去。”小高答應道。

“不行,太早,麥地的露水還沒乾,會把褲腿和鞋子弄濕的。”李勃有豐富的農村生活經驗,對這個常識還是熟知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