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長山科長受冷士儀所長之命,買來19台排風扇,加上原來的13台,剛好在後邊的宿舍樓每套房裡安裝一台。
所領導關心職工生活,乾警職工得到實惠,必定有利於他們踏踏實實地乾工作。
在當今商品經濟意識的衝擊下,小小的一點實惠就比說教式的學習效果好很多。因為在那些年頭裡,人們聽得多了,對說教有一種本能的反感,抵觸情緒很大,不待宣講者開口,眾人就會一哄而散。如果在職工得到實惠以後,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凡事都要有個度。老子在幾千年前就說過,過猶不及。這被人稱為哲學思維,屬於辯證法的範疇。
現實生活中,濫發實物,相互攀比,你發一百,我就發二百,那就超過了“度”的限製。企業單位,經濟效益高低不同,如蜂擁而起,大刮亂發實物之風,把建設發展基金吃光吃淨,勢必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事業單位、黨政機關的經費來源於國家財政,更不能隨便亂發財物,避免再增加事業費負擔,使國家財力吃緊。
如果把職工的收益與其創造的經濟效益掛鉤,也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法。所裡把幾個工廠辦好,多創經濟效益,許多問題就能找到解決的門路。
所裡的電工歸行政科管,按職能分工,安裝排風扇這樣的小活本來應該交給行政科去管。但冷所長認為,安裝排風扇屬於基建工程,那就可以歸生產基建科管了。
生產科沒有電工,就實行工程發包,將安裝排風扇的工程包給了劉灣村的電工劉師傅。
劉師傅需要登門入戶,對所裡人不熟悉,就要求配個人協助他與所裡人對接,幫忙打個下手。
這個任務就天然地落在了李勃頭上,使他星期天到市裡找同學的願望也落了空。
天陰沉似水,一副要下雨的模樣,氣壓低得人喘氣困難,住戶們也沒有好聲氣,臉黑得與這陰沉的天氣一般。好像給他們安裝排風扇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沒給李勃和劉師傅一點熱情。
劉師傅爬高上低地乾活,李勃站在屋裡客廳踱來踱去,似乎成為一個多餘的人。要知道如此這般,李勃後悔不該接這個差事,到室內閒逛也比在這看人家的黑臉強!出力不討好的事,這是何苦來呢?
迫於任務的壓力,又不能不去完成。
“小李,布線用的鉛皮卡快用完了,你去河上買一包吧!”附近村莊和所裡的一些人,叫“去十八裡河集上買東西”嫌麻煩,就簡稱為“去河上”。
劉師傅這句話,倒像給李勃解去身上的繩索。李勃接過劉師傅給的5元錢,騎上劉師傅的自行車,就歡快地去河上買東西了。
騎車到集上,發現人很少,也沒有什麼稀奇的,畢竟是陰天,誰也不想讓暴雨兜頭一澆。
路東供銷社是正規的集體經濟組織,當然是李勃購物的首選。但人家是公家單位,星期天是雷打不動地要休息的。現在隻能到路西的個體戶商店了。店主說找找,然後說抱歉,沒有進那種小東西。
又回頭趕到南頭一家五金交電商店,看電料齊全,應該可以買到的。可是,仍然不經營這種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