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號院(1 / 2)

劉清泉回到家後,傷心了很久。

要不是有劉大壯,他估計也挺不住。

對於這種事,在這個世道簡直司空見慣。

鄉村還好點,大不了就是佂糧,城裡死人是每天都在發生。

直到劉大壯長大,要娶媳婦了,得有房子和聘禮,劉清泉愁眉苦臉時,想起了那半塊大洋。

那段時間他總是失蹤,就是去找那個人去了,他是厚著臉皮去的,是真的沒辦法。

房子房子沒錢蓋,聘禮聘禮沒著落,所有希望都在這一次進城了!

劉清泉來到了當年那個院子裡,裡麵隻有一個老仆。

他把半塊大洋給老仆看了,老人收起了大洋,在屋裡拿了一個信封給他,然後說道:“你以後也不要再來了!當年主人沒有挺過去,一個月後就走了!走的時候找了婁半城,用一些東西,換了個鋼廠的工作,還有幾間房子的房契,都在信封裡。

要不是等你,我早就走了!”老頭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劉清泉尷尬壞了,他要早知道,不就屁顛屁顛的來了嗎?還用等這些年?這一趟跑的,房子工作都有了!找誰說理去?

出來以後,按照地址,劉清泉找到了東直門外的鋼廠,把信給了門衛。人家一看還是廠長的信,叫了一個人,帶劉清泉去了廠長辦公室。

婁振華看了一下信和房契,這些都是他讓人辦的,不會有錯。

他叫來秘書,讓秘書去處理入職手續,他自己根本沒當回事。

秘書帶著劉清泉在人事科辦理了入職,又帶他去看了房子,劉清泉還因此有幸坐了一次小汽車。

從鋼廠到住處有段距離,對於這些人來說不可能走過去,一路無事,兩人很快就來到了位於南鑼鼓巷95號院。

根據房契,前院東廂房還有耳房,都是劉家的。

廂房都是矩形的,長約10米、寬4米,也就是40平,算上耳房有個20平,加在一起60平。

在四九城,有這樣幾間房,絕對算得上有房一族了。

四合院建房是有規製的,廂房是主房的一半,耳房又是廂房的一半。

所以彆看是耳房,它可比廂房的側屋大不少。

秘書把鑰匙交給他,說道:“你先安頓家裡,事情辦完了再來廠裡找我,我會安排你進車間。”

等秘書走後,劉清泉就開始參觀起以後的家了!

他們的到來也引起了對門一位婦女的注意,不過她沒敢過來,因為她見過軋鋼廠的秘書。

看完房子以後劉清泉高興壞了,比他家的土坯房不知道好多少,鎖上門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回到家他也沒告訴劉大壯,想等穩定了直接把他接過來,就怕他在村裡亂說。

這個年代的人,都怕彆人比自己過的好,標準的恨人有恨己無。

劉清泉從家裡拿了點糧食和一床鋪蓋,就去城裡上班了。

到了城裡,他先收拾了一下,第二天就跟著秘書去了三車間。

秘書帶他找到一個老師傅,這個師父叫郝大山,比他大八歲。

從此以後,劉清泉就踏踏實實地上班,休息的時候回家看看劉大壯,發了工資就給家裡置辦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