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肉票(1 / 2)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暑假已經來臨。

炎炎夏日,熱浪滾滾,人們也變得迷迷糊糊,仿佛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傳來,猶如一盆冷水,澆醒了所有的人。

1957年7月份,政府開始印發肉票。

漢民每人每月,可以供應豬肉六兩到八兩,回民每人每月,可以供應牛羊肉一斤四兩。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和困惑。

在這個年月,糧食供應緊張,人們的生活十分艱難,本來可以買點肉填補一下肚子,現在卻成了一種奢望。

五一勞動節的時候,政府還會供應鮮魚,端午節也會供應粽子,這些都是按照戶口本的,人數定額分配的。

供應的日期是在,節日的三到七天內,售完為止。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感到無奈和失望。

大家本來希望能夠在節日裡,品嘗到一些美食,現在看來也成了一種幻想。

但是對於這個時期的人們來說,沒有什麼事是不可以接受的,大家積極地適應和應對。

不就是少吃點肉嗎?以前不是也吃不到嗎?最起碼每月還有幾兩肉,可以解解饞。

這要是放在舊社會,你還想吃肉?餓死都不一定有人管你。

除了肉其它的蔬菜副食品,還是放開供應的,這是個好消息。

四合院裡很多人的影響都不大,就像劉海中家裡,一家五口人,每月三斤多肉,一周吃半斤,再配上點雞蛋,也是很好過的日子。

最傻眼的要數賈張氏,本來糧食就沒她的份,現在連肉也沒了?那以後是不是還有其它的票證?

他們家隻有賈東旭有幾兩肉票,都不夠她一個人塞牙縫的。

坐在自家廊簷下,嘴裡不停的念叨:“這可怎麼過呀!沒有饅頭也就算了,現在連肉也吃不到了。”

一副神經兮兮的樣子,對於像她這樣嘴饞的人來說,這簡直是晴天霹靂。

院子裡玩瘋了的棒梗,一點也沒有感受到,有什麼不同的,家裡的人都疼他,每月還專門給他留點米麵票。

大人們吃的是窩窩頭,就他一個人吃的是白麵饅頭還有糙米粥,就連賈張氏都吃不到,每次吃飯她都會對兒媳婦橫眉豎眼的。

劉大壯的家裡,又回到了以前的樣子,開始吃起了夜宵,不過沒有以前那麼勤快,隔上三五天吃一頓。

這種吃法還沒辦法排除何雨水,因為兩個兒子都跟她親,萬一說漏嘴那得多尷尬?

每次吃的時候提前告訴她,讓她夜裡過來。

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中院的每一個角落,大家又聚在了這裡,參加每月一次的宣傳活動。

這已經成為了這裡的一種習慣。

出門時都帶著自家的長條凳,這種凳子可以坐兩個人,由普通的木頭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