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易中海的往事(1 / 2)

張雪梅心裡想道:“這趟來的值,以後可以光明正大的拿飯盒了,不用再找彆的借口。”

當著婁小娥的麵,她把軋鋼廠裡的風言風語,給他們說了一遍,並且告訴他們是許大茂傳出去的。

婁小娥氣憤的說:“他怎麼可以這樣汙蔑人呢?他一個大男人就跟個長舌婦一樣,居然還會造謠。”

何雨柱已經氣的不輕,這時他也明白了,這段時間廠裡的指指點點,根源出在了許大茂這裡。

站起身來一邊往外走一邊說:“我去找他,這孫子皮又癢癢了,爺們給他鬆鬆骨去。”

“你彆去了,聽我妹妹說他昨天就下鄉了,得好幾天才能回來。”張雪梅把知道的消息說了出來。

聽了張雪梅的話,何雨柱又坐回凳子上,說:“那就等幾天,看這次我怎麼收拾他。”

“那行,事情說完了我們也該回去了,你們早點休息。”張雪梅說完,帶著棒梗走出了何家的屋門。

後麵夫妻倆送到門口,也沒說話看著他們母子走遠,這個時間院子裡已經沒有了孩子,家家戶戶都關門熄燈,他們也關上門準備休息。

東廂房裡,易中海一直看著這邊,從張雪梅母子進去,到她們出來回到家,他就沒有挪過位置。

如今的他,在這個院裡一點力氣也用不出來,就是想用陰謀詭計,也得有媒介吧?他現在還沒有找到。

關鍵是大家都在防著他,這就是名聲的作用,有好名聲人家就願意跟你打交道,如果名聲臭了,所有人都會防著你一手。

前幾天易譚氏跟他商量領養孩子事,他沒有反對也沒有讚成,他還在權衡利弊。

他有一個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因為他就是被人領養長大的,雖然他們對自己很好,但是自己想到城裡看看,他們就是舍不得錢。

所以他一直等到他們老了以後,帶著所有的錢財跑進了城裡,他心裡清楚四九城這麼大,一對老人肯定找不到他。

時間過去二十多年了,但是每每想起這事,都有一種驚心動魄的刺激,年輕氣盛的他身懷錢財,在這個花花世界也算是開了眼界。

各個青樓楚館胡同巷子裡的窯姐們,那真是讓他流連忘返,帶的那點錢根本經不住揮霍,就在他窮困潦倒時,被譚府的一位管事看中了。

那位管事把他帶到了譚府,安排他在府裡當了護院,就在那時他認識了何大清,他當時已經是半個譚家菜傳人了。

那時的何大清有老婆孩子,所以很少和他出去鬼混,可惜好日子沒過多久,日本鬼子來了。

1937年7月日本鬼子占領了北平城,隨後改稱“北京市”,直至1945年8月鬼子投降,他們在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了八年。

那時所有人都不敢隨意上街,除非家裡沒糧,譚府經常有廚子被帶出去做菜,譚府的主人開始疏散家裡人。

他還被賜婚,娶了現在的老婆譚氏,然後就搬進了這座院子裡,同來的還有何大清一家,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隻有東廂房的一間屋子,而何大清卻住著這裡最好的房子。

之後,他們被安排進了現在的軋鋼廠,一直到現在,期間先後搬進來了賈家還有許家,而聾老太太好像一直就住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