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自動化生產線終於完成了!(2 / 2)

他們當初做的實際上已經是成品了。

可是廣大網友想要的可不是這個。

他們想要的,是每個人都能用上。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華夏大學和方均的華人芯片是固定的合作關係。

這一次,雙方依舊達成了合作。

不過合作歸合作。

這可不意味著很快就能出成果。

這也是蘇明留在京城的原因之一。

要想實現批量化生產,不是說一說就能做到的。

“靈犀”作為當下的最高科技成果。

要想實現批量生產,可沒那麼容易。

不單單是技術問題。

還有人工問題。

生產線問題等等。

因為“靈犀”屬於高精度的產品。

對於很多人而言,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得了的。

這需要專業的科研人員進行才行。

但是專業人員又不是遍地都是。

這就有了衝突。

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當下的要求。

所以說。

大批量生產還需要再研究一下。

具體怎麼做,還是個問題。

可以說,這兩個月以來。

鞏希榮的研究團隊和方均公司的科研人員都在做這件事。

他們本想自己研發出一條標準化的生產線出來。

這個思路也是完全可行的。

當時他們也問過蘇明。

可是在真正進行的過程中,卻是遇到了不少問題。

也許沒那麼複雜,可也沒那麼簡單。

最終。

鞏希榮還是來找蘇明了。

對於鞏希榮的來訪。

蘇明算是在意料之中了。

當初研發出一條專業的生產線這件事,就是蘇明提出的。

因為雖說用專業的科研人員去製作會很準確。

但是人畢竟是人。

隻要是人,就會有失誤的時候。

但是機器就不一樣了。

設置好相關的程序,它就會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但是這樣一條生產線同樣也不好研發。

為了日後方便,剛開始的時候必然需要大量的付出。

鞏希榮他們已經心累了。

總是不行。

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

所以他們隻好再次求助蘇明。

在研發出靈犀之後,蘇明就已經得到了係統的手工值獎勵。

其實這樣一條生產線也不需要太複雜。

隻不過因為“靈犀”的特殊性,導致一些結構需要格外精細。

這些,是目前國內所欠缺的。

以前沒有過相關的生產經驗。

所以想要達到這種程度,並不容易。

自動化控製方麵華人芯片是專家。

他們的芯片生產線一直都是國內頂尖。

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處於領先的水平。

蘇明來了之後,檢查了下現有的生產線。

他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

蘇明繪製了一幅設計圖紙。

其中大部分都和現有的一樣。

隻有在一些細節之處做出了些許的改動。

技術人員按照蘇明的圖紙將光刻機、蝕刻機等的位置調整了一下。

又在一個關鍵部位添加了一顆螺絲。

電氣布局的線路稍稍修改了一下。

管道布局也按照蘇明給出的圖紙進行了一些修改。

完成!

生產線建設終於沒有問題了!

在調試和運行時。

大家都喜極而泣。

這麼久了!

機器終於轉動了起來!

聽著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的聲音,大家格外高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