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痛苦引來小時候的回憶(1 / 1)

嶽母 金梅的故事 3618 字 7個月前

德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長期的非正常溺愛,不知道一切來自不易; 2,德強沒有完成薛冰心裡期待的學習目標,薛冰經常辱罵他。滴水穿石,慢慢的形成德強這樣扭曲的性格。 3,沉溺於網絡。沒有合理的正常的愛好,缺乏排除心裡壓力的其實有效手段。 4,誌恒對後果缺乏預見性。逃避薛冰那些煩心事,忽視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薛冰罵人,簡直比潑婦還無恥。把孩子罵的沒有人格。小時候他不能反抗,無處發泄。恰恰給了電腦遊戲可乘之機。德強從電腦遊戲中得到解脫委屈的方法。各個社會和家庭的化學元素,放到了一起,就形成了這樣的狀態物質。德強缺乏免疫,以至於成立了這樣的情況。 怪不得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誌恒還是笨啊! 誌恒不常在家,沒有起到減緩和稀釋,這是誌恒愧疚的一個原因。可是,薛冰無恥的各種行徑,讓誌恒無法在家常待。多少次努力都是失敗。讓誌恒傷透了心。可以這樣說,是薛冰將誌恒趕走的。誌恒太委屈。誌恒難過的時候,一個人常常到路邊流淚。 這人啊!要是不選擇好,該是多大的悲劇啊! 多年前,誌恒去北京打工,出發前,薛冰冷酷的眼神,讓誌恒記憶猶新。這個無情無義的女人,誌恒真的恨她。 在省城做生意的時候,誌恒過的得也很苦,薛冰沒有去看過他,她沒有儘到妻子的一點責任。怎麼會有這樣的女人。但是,為了麵子,誌恒還是忍。誌恒不知道,薛冰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真是找錯了人。誌恒從心裡說,八輩子都不想見到這個人。 多少次傷痛,誌恒都非常非常難過。可還是無法戰勝自己,也隻有得過且過,過一天是一天。這幾年經濟異常複雜,誌恒的事業,也不那麼順利。誌恒幾乎每天都在掙紮。什麼時間是個出頭之日啊! 他沒有特彆的門路,缺乏創業的資本,隻有慢慢的,勤儉節約去省。希望能夠積累一些做生意的資金。可是,這個要花錢,那個要花錢,也沒有省下多少錢。 自己的弟妹,也來到了這個城市,但,都不爭氣。不知道,哥哥的用心,不知道團結起來做事業。誌恒,多少次勸他們,他們也不聽。和今天的德強一樣,傷多了,慢慢的誌恒也不管了。 城市對誌恒來說,沒有多少有利的條件。舉步維艱。希望在哪裡啊!誌恒年紀也不小了,還沒有穩定的事。他感到異常悲哀。卻無人理解。 孩子是這樣,薛冰是這樣,誌恒真想離開這個城市。從新開始。被生活逼的沒有辦法。誌恒開始想念小時候的快樂時光。開始想念,曾經美好的少年代。那時是多麼幸福啊! 誌恒出生在豫南一貧窮的農村。這個地方曾是古代黃帝的一個都城。不過隨著歲月滄海桑田的變化,古代的影子,幾乎沒有什麼了。 誌恒的記憶中。小時候,他最愛到村南邊的田野裡,到那裡附近的河邊玩。當時,他感到很平常,田野花香,小橋流水,熟視無睹。當時,他還不懂風景。而如今,回想起那些時光,風景真是太美了。 記憶中的家鄉處在中原的中部,是南方和北方的交界處,有田有水,水田相連。 清澈的河流從家鄉穿過。水麵浩渺,波光粼粼,水清見底,魚兒遊動。岸邊垂楊綠樹,豔草芳花,景色秀麗。水麵之上漁帆點點,捕魚捉蟹,漁歌唱晚,成群鴨鷺,出雙鴛鴦起起飛飛,一派天美人和的景象。 春天,綠是它的主色調:一望無際的麥田,少的幾百畝,多的成千上萬畝。麥苗經曆一冬的雪雨風霜,顏色由墨綠漸漸變成嬾黃,再有嬾黃變成青綠,像剛站起身子的娃娃,茁壯成長;那挺撥的白楊樹,先是在枝頭冒出個暗紅色的芽,還不等你仔細品味,呼的一下葉子就長滿枝條,一天一個樣由小變大,由黃變綠,微風吹拂,生機盎然;放眼望去,河岸上、溝渠邊,知名不知名的小草,從地裡鑽出來努力地生長,不幾日,那紅的、黃的、紫的花兒競相開放,綠滿大地。在那知名和不知名的花兒旁,生長著許多叫上名或叫不上名的野菜:馬齒菜、麵條菜、雞冠菜、灰灰菜等,在地裡隨便尋一把,用水一煮,就能品嘗上天然菜肴。 沿河而走,一不小心就會驚動正在抱窩的野鳥,它撲撲打打一飛衝天,再驚嚇附近的鵪鶉、斑鳩,成群的它們打著漩飛向遠方。有時不經意間在草叢中會碰到一窩鳥蛋,千萬彆動他,說不定就是正孵化的某種珍稀鳥兒。看這片原野,蝶兒在飛舞,鳥兒在歌唱;天藍藍、草綠綠、花紛芳。 夏日的黎明,站在高處,遠處的村莊傳來聲聲雞鳴;打著漩渦,翻著白沫的河水拍打著堤岸、撞擊著圍堤,洶湧地奔向遠方。舉目東望,伴隨著萬道霞光,紅日冉冉升起。假日裡,帶著帳篷,背上魚竿,邊溝裡,或者河叉內,隨地挖幾條蚯蚓,就能釣上特有的野生黑鯽魚和大白鰱條。如遇變天,支起帳篷,你會享受到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風驟雨,天上閃電讓眼睛瞬間變盲,頭頂上的炸雷讓大地顫動,疾風把樹葉吹打得咆哮。一陣大雨過後,河溝裡、田地中會響起此起彼伏的蛙叫,此時的河水潭水,水天一色,天空掛起一道彩虹,空氣中散發著新鮮的泥土氣息,蟬蛹、蝸牛不停地向上爬,葉子上滾動著晶瑩的雨珠。蹲在地頭,仿佛能聽到莊稼的拔節聲。如果你想與大自然充分交融,如果你有足夠的膽量,支起帳篷在此獨睡一夜,夜深人靜的時候,小河流水潺潺,小蟲子吱吱歌唱,時緊時慢的雨滴打在帳篷上,如打擊樂的韻律,伴隨著遠處白楊林傳來的陣陣濤聲,此時將思緒帶向遠方。 秋冬也特彆美麗,秋的收獲和冬的沉靜,有太多寫不完的美景。 人文社會方麵 這裡是豫南一個普通的農村,住著二三百戶人家。低矮的草房和曲曲彎彎的圍牆,組成一戶戶小院。村子的周圍是也莊稼地,一條小河從村後邊繞村而過。和其他村子間約一兩裡地距離,通過大路相連。 許多個村組成了鄉,那個時候,還叫公社。幾個村,還組成了一個生產大隊。生產大隊,又分幾個小隊,生產小隊,還分幾個小組。生產小隊,也叫生產隊。生產隊是集體的。生產隊裡,也有分工。有負責喂牲口的,有負責種菜的,有負責衛生醫療的,有負責記賬的,有負責開車的。大隊裡,還有學校,也有衛生站。大隊部,誌恒經常去玩。這裡的學校,是學生集中的地方。誌恒的父親在這裡教書,當初還是民辦教師。民辦的教師和公辦的教師一起教師。公辦教師的工資高,民辦的低。公辦教師在學校住,有食堂吃飯。夥食比農村裡好。誌恒當時就很羨慕。村裡有親戚在外地,偶爾回來一趟,帶著手表,好稀奇。帶回的糖果,是花花的紙。村裡,夜晚,很少有電燈。煤油燈取亮。冬天的時候,拤一捆麥秸烤火,就是取暖。那時候,白天空氣很好,夜晚天空星星是那麼的亮。孩子們,在有月亮的夜晚做各種遊戲,不想回家,一直等到大人喊。孩子們嘻嘻哈哈的聲音,是那麼的天真。 如果錢足夠多,條件允許。誌恒真想在造這樣一個村莊,讓人回想。人們在這裡過上幾天體驗。那個愜意,簡直可以美哭了。 夜晚,大人圍著煤油燈,嘮家常。誌恒也不知道說些什麼。就這樣,誌恒在這裡長到十幾歲。後來,電燈有了,電視有了,拖拉機有了,生產隊也分了。各乾各的。一起都慢慢的變化著。現在回到家鄉,對比過去,過去的影子已經很難找到。 誌恒美好、懵懂、貧窮的童年裡。 誌恒家,也是一個大家,有爺爺奶奶,有爸爸媽媽,有叔叔嬸嬸,還有姑姑和叔伯的孩子。家裡人多的時候,有八九口。爺爺奶奶基本上沒有吵過架。很多年,家裡都是很和睦的。隨著姑姑的出嫁,有了嬸嬸的孩子。家裡還是平靜了好長時間。 除了吃,住房條件,是農村的一個大問題,人們往往在住的問題,發生矛盾。一年,家裡添了新房,嬸嬸沒有守住自私的本性,嬸嬸要住新房堂屋。按道理,爺爺奶奶長輩是要住堂屋的。可叔叔是個軟弱的人,在嬸嬸的麵前,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為了家庭的和睦。爺爺奶奶也就讓著她。這還是小的矛盾。七五年,家鄉發了大水,大水將村裡所有的房子衝塌。村裡生產自救,開始蓋新房。新房蓋成了,嬸嬸不想讓爺爺奶奶住老院,嬸嬸找茬,吵架吵得很厲害。爺爺奶奶搬到了我們的家。那時,我爸爸媽媽,生產隊蓋房,劃了宅基地,蓋了新院。這樣,爺爺奶奶,就和我們住到一起了。 爺爺奶奶是非常好的人,想起來我就難過。他們不住我們的上房堂屋。而是住到了偏房東屋。直到,我們家又蓋起來新房西院。爺爺奶奶才住上了寬敞的新堂屋。爺爺奶奶去世,誌恒已經大學畢業,到現在的城市上班,可是,上班沒有幾年,爺爺奶奶都相繼去世。去世的時候,他沒有見到他們最後一麵。爺爺奶奶和我的媽媽,也有矛盾。但是,基本不吵架。媽媽相對來說,還是很孝順的。媽媽和爸爸,倒是經常吵架。爺爺奶奶沒有見過薛冰。奶奶去世的時候,薛冰回來了。那時候,誌恒和薛冰在市裡正準備結婚,聽到了奶奶病危的通知。馬上,趕到了老家。到家時,奶奶已經去世。真是遺憾啊! 小時候的故事很多,一幕幕的記憶,漸漸清晰。尤其是,今年春節回家。誌恒特彆想念往事。親戚、朋友、同學和老師那時故事的點。看到他們,誌恒能串聯許多記憶。 關於爺爺,誌恒想起了這些事 一個是,爺爺給彆人家說媒,引起誌恒對傳統婚姻的思考 一個是,爺爺給誌恒講的笑話, 一個是,處理女婿和閨女的矛盾 一個是,家族“福聯恒”公司 一個是,贍養嶽母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給彆人家說媒,思考傳統婚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