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2 / 2)

一切都是為了護書,都是為了心中的信仰和傳承。

都說伏生舍命護《書》,其實是伏生一家在舍命護書,他的兒子,他的妻子,一家人都在舍命護《書》。

但凡有人沒有堅持下去,這《書》也回不到家鄉。

隻是好不容易將《書》護送回到了 家鄉,他的家鄉也遭道了兵劫,隻能是將《書》藏在了古宅的牆內,外出避難。

如果是在現代,那就要簡單多了,甚至一本紙質版的書籍就行,還有電子版等。

但是在那個時代,是用書簡刻錄,一部《書》真的是要裝一車。

本就逃難,如何能帶著《書》走,到時候免不了遺失,要麼就是遭劫。

哪怕是如此,在外避難二十多年,伏生也是沒有忘記家中藏書。

等待天下初定,再回到家園發掘牆壁,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餘二十八篇。

“我一生護《書》,未曾想《書》卻因我殘缺大半,我愧對先人,愧對逝去的妻兒!”

說完之後,伏生就以頭搶地大哭起來。

現場的人也是被這氛圍所感染,眼眶紅紅的,或者是無聲的留著眼淚。

這些又哪裡能怪責伏生,如果不是伏生,這二十八篇也沒有了。

護《書》一輩子的伏生,真的是很心痛,現在就剩下二十八篇。

“先生莫要自責,否則我們這二十八篇也無從學起!”晁錯安慰道。

“老了,多說一點,講《書》。”伏生說道。

“開始傳經!”

因為晁錯是代皇帝來學《書》,所以伏生說傳什麼,旁邊就人宣讀。

講的是《牧誓》,說的是武王伐紂的事情。

說的是天意民意,在牧野時期還比較相信占卜,占卜的結果是凶,加上天氣異象,連日暴雨,大家都認為這是有違天意。

讓周武王不能逆天意而行,認為這場戰爭不可能勝利。

加上周武王軍隊隻有五萬人,商紂卻有七十萬人,兵力懸殊,認為不可能勝利,請求撤退。

麵對眾多大臣怯戰,撤退請求,他並不為所動。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周武王就回了這麼一句話。

意思很明顯,就是說君主要順應天意。

聽到周武王的話,大臣們就更加不解,這天意應該是說大凶不能戰鬥,要讓周武王撤退啊。

畢竟龜甲顯示凶,又天氣異象,連日暴雨,兵力有懸殊。

而周武王認為的天意不是這個,他帶著大臣看了何為天意。

不少周朝的百姓在那訴說著紂王的殘暴,大興土木、大肆斂財聚糧、殘暴不仁、苛捐雜稅、喜怒無常、殺伐無數……

一名名商民懇求武王伐紂,救黎民於水火。

甚至不少人都是拖家帶口,帶著糧食和族人前來相助武王。

而後方也有周圍百姓幫助,用林木鋪墊泥濘道路,兵車已經到達。

還有不少族人在幫助武王運送糧草,還有在商軍中人,決定臨戰倒戈。

“爾等可聽到這就是天意!”武王擲地有聲的說道。

【稱爾戈,比爾乾,立爾矛,予其誓】

舉起你們的戈,排好你們的盾,立好你們的矛,我要宣誓了。

牧野之戰,龐大的商王朝轟然崩塌,新生的周王朝強勢崛起。

“牧野之戰,昭示了一條顛撲不破的曆史鐵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聽到李信說完這些話,大家都是忍不住鼓起掌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