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李永康認為,他所說的話顧靈已經聽進去了。
又變回了原樣,這一邊的顧靈正在老家忙著,也沒有什麼時間去管李永康。
李高傑這段時間過的水深火熱,他發現他爸打了電話回來說了他媽。
好像一點作用都沒有,他媽依舊是我行我素,完全不管他的感受。
顧靈從裡麵屋子裡走出來,現在家裡麵的稻穀已經全部收回來了。
此時的時間其實是可以再種一些農作物,但是顧靈並沒有像原主那樣任勞任怨。
馬上把秋季需要栽種的豆類產品撥下去,反而任由田地荒無。
李父李母幾次三番的想要開口說話都被顧靈溫聲細語的給懟了回來。
他們現在看到顧靈是有一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態度。
但是,他們卻又拿顧靈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他們發現顧寧現在是有些油鹽不進。
不是裝作欲擒故縱的油鹽不進,逼迫他們兒子回來,而是真的油鹽不進。
簡直是他們說一句話,顧靈那邊就有十句八句等著他們,而且字字在理。
“兒媳婦兒啊!”李母扯著滿臉的褶子的笑容笑著對顧靈打招呼。
顧靈看著麵前的這個老人,從來都沒有對她這麼和顏悅色過。
這是怎麼了?有事相求。
“怎麼了,媽?”
李母搓了搓手,想了想說道:“是這樣的,就是媽這邊的二妹,就是你二姨,他們家的孫女前不久不是生了一場大病嗎?媽這邊想讓你幫媽去看看,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
顧靈似笑非笑的看著李母,原主的文化也就隻有初中,又不是什麼土大夫。
更不是認識什麼高層的人,叫她去二姨那邊看看能幫得上什麼忙。
李母說的還真是簡單,什麼才能幫忙?
不就是錢咯!錢從哪裡來?自然是從原主冤大頭的身上出。
畢竟以前的原主就是這麼乾的,原主以前就想著這個婆婆,這一代的親戚已經不多了。
唯一還在世的也就隻有這個二姨,二姨家也算是多災多難。
她那個時候的日子,不管有多麼的難過,都會順從老人的心意,咬著牙給個好幾百塊。
更好笑的是,李父這邊也有這樣的親戚,今天這邊有個傷風感冒,明天那邊有一個頭痛腦熱。
反正就是恨不得拎個大喇叭廣而告之,生怕有誰不知道他們家有事情,你們快來我這裡看看我呀!
主打的就是一個能薅一次就一次,薅羊毛不手軟的人。
兩邊都有這樣的親戚,再加上以前農村送禮的範圍又廣。
每年的送禮的人情往來支出都是好幾大千差不多上萬塊。
這些錢全部都是由原主辛辛苦苦的乾活賺出來的。
李永康在外麵吃香的,喝辣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在心裡麵想過一次,家裡的老婆孩子以及家裡麵的父母人情往來,這些應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