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敢應這聲阿兄嗎(1 / 2)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全本免費閱讀

劉邦回到住處後,和管事的說了一聲,借用了客棧的廚房和小院。

秦朝對人口流動管得很嚴。

不守法的人可以到處亂竄,秦朝已經沒有能力管理;劉邦這樣合法公費旅遊的人員卻很少,秦朝合法客棧中的客人自然也少。

難得來個客人,客人還很慷慨,管事的不僅給劉邦提供了方便,還送了劉邦一壇酒。

劉邦好酒,但這次看著酒壇子,心裡惆悵比歡喜多。

他在沛縣常喝酒,但按理說,出差的時候,合法的客棧是不給提供酒的。

釀酒浪費糧食,喝酒還會誤事,秦朝雖然沒有禁酒令,但對賣酒的限製也很大。

這客棧是接待出差秦吏的地方,居然會公開賣酒……劉邦惆悵完後笑了笑,又問管事的多買了幾壇酒。

他今日受到的衝擊很大,正好醉一場放鬆放鬆。

加了韓信,劉邦買的肉就不夠吃了。

劉邦素來慷慨,常接濟沛縣生活困難的壯士,導致家無餘財。接濟肚子饑餓的壯士這種事他做了很多次,已經十分熟練。

韓信跟著劉邦來到他隻能在外麵望一望的公家客棧,還在真實和幻想中掙紮時,劉邦已經準備好了能填飽兩個成年男人和一個食量奇大的孩童的食物。

豆子和麥粒口感不好,但又廉價又有飽腹感,正好與屠戶送的大骨頭一起熬煮;

淮陰遍地都是竹筍,和因沒客人而賣不出去的野菜塞進雞肚子裡,抹上鹽放入瓦罐裡燜熟;

羊腿必須烤著吃,烤架下放個擋板接油,再把油分彆放入豆麥粥和燜雞的瓦罐中,油脂一點都不能浪費。

淮陰靠近淮河,魚很便宜。劉邦本來還想做幾條烤魚。

他想起兒子所說的故事,韓信食不果腹,隻能釣魚為生,恐怕已經膩了魚的味道,就省了這部分的錢,多買了一壇酒。

喝!今天必須喝醉!

劉盈雙手高舉,蹦跳著要求嘗一口,被劉邦一個腦袋崩鎮壓。

“我們喝。”劉邦塞給韓信一個酒壇子。

韓信抱著酒壇子,很是迷茫。

劉盈打量韓信,很奇怪韓信現在居然會靦腆。

韓信是個什麼性格?

他“兵仙”的稱呼不是說他人的性格和長相很仙,更不是說他的品德像仙人一樣高潔,而是評價他戰爭指揮能力高超。

太史公在韓信的列傳最初就寫明了韓信的性格——品行不端。

這“品行不端”不一定是指道德低下,但韓信早年臉皮之厚,恐怕連劉邦都不能比。

劉邦沒有在陌生人家中蹭飯,被嫂子嫌棄後就去考了吏自力更生。

韓信則是一直蹭飯,蹭得同鄉都厭惡他,南陽亭長是最後一個收留他蹭飯的好心人。

韓信發達之後,其行為也說不上多高尚。

不說他侮辱亭長和出賣鐘離眜之事,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說他謀逆,也是他謀逆的過程太抽象,才落得一個好名聲。

韓信確實對很多人說他要謀反,但又確實沒做好謀反的準備。

他成為淮陰侯之後沒有立刻被呂後殺死,而是在長安生活了四年。直到劉邦出征,呂後才趁機將他族滅。

在這四年,他一邊自怨自艾,嘴裡繼續說著“我真後悔沒謀反”的話,一邊又希望重新獲得劉邦的重用。

這大概就是劉邦知道他會威脅自己的繼承人,仍舊狠不下心殺他,但呂後殺了他,劉邦又覺得“就這樣吧,挺好”的原因吧。

韓信若真的謀反,他在曆史中的評價就沒有這麼高了。

後世常為韓信鳴不平,說劉邦沒了韓信就隻能當個漢王。

這話是沒錯。

就項羽那政治智商,劉邦就算打不出去,也基本高枕無憂。

沒了韓信,劉邦就委委屈屈地割據漢中巴蜀,隻能寄希望後世子孫爭氣了。

那如果韓信沒有劉邦呢?

韓信先投靠項羽,不受重視才投靠劉邦。在劉邦處,韓信還差點因犯法被斬,得夏侯嬰看中免於死刑後推舉給蕭何。

在蕭何月下追韓信前,韓信一事無成。

離了劉邦,他又能投奔誰?誰又能比劉邦更信任他?

當時劉邦聽蕭何之言,拜從未展現出自己的才華、不是自己的元從、年紀相比軍中其餘大將過分年輕的韓信為大將軍。

他將自己的軍隊交到韓信手中,讓自己的老兄弟們都給韓信當下屬,韓信所有軍事指揮都不需要經由他的命令。

這樣的權力和信任,誰還能給韓信?

在楚漢對峙的時候,韓信迂回繞開項羽,把項羽周圍羽翼全部剪除,奠定了大漢勝利的基礎。

但這個戰術有一個關鍵點——必須有人纏住項羽。

項羽戰無不勝,就算韓信正麵與項羽也不敢言勝。

這個纏住項羽的人不可能獲勝,若能獲勝,韓信就不需要迂回了。

但這個人必須能讓項羽不能大勝,還要儘可能地減弱自己這一方的損失,並且在每次失敗後都迅速組織攻勢繼續與項羽纏鬥,才能拖住項羽的腳步。

那麼這個被韓信放在棋盤上,用來吸引項羽的重要棋子是誰?

是劉邦。

這個世上除了韓信,就隻有劉邦能抵擋項羽的攻勢而不潰敗。

劉邦沒有正麵贏過項羽,但項羽哪怕是彭城之戰都沒有打垮過劉邦。劉邦隻用了一個月就擊敗了追擊的楚軍,重新與楚軍對峙。

劉邦信任韓信,信任到自己也可以成為韓信棋盤上的一子。

“高祖之風”。

而這樣的信任,在韓信完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卻沒有如之前所言的那樣與劉邦合軍,而是先討要假齊王的身份時,就轟然破碎。

屁股決定腦袋。

劉盈現在是劉邦的兒子,是大漢的太子,是大漢未來的皇帝。

他不會去理解韓信當時的想法,隻會去想象漢高祖當時的憤怒。

或許還有不解和悲傷?

司馬遷評價,如果韓信願意當淮陰侯,他的家族一定能與西漢同壽。

劉盈回憶《史記》中的記載,想象漢高祖如果在三國,用對待韓信的方式去對待三國的將領,有多少人能不對漢高祖死心塌地。

或許連呂布和曹操都會變成忠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