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看法(1 / 2)

場麵一度十分寂靜,幼崽不覺得有什麼,旁邊趙戎卻覺得臉熱熱的。

悄悄拉了下阿政,“雖然是實話,也不必說得如此直白。”

用的聲音不大,奈何幾人本來靠的就近,再小的聲音幾人也聽得清清楚楚。

這話說了還不如不說呢。

阿政不讚同地看著趙戎,“阿兄,現下也沒有什麼外人,怎能如那些好求虛名之人一般說些客套話。”

然後阿政就抬眼看向荀子,露出了一個甜度十級的笑容,“先生你說是吧。”

荀子:“……”

一雙小眼散發著精芒。

在場眾人徐夫子沒讀過書,蓋聶同理隻比徐夫人好一些,趙戎倒是知道荀子此人,更多的是知道他的名聲大,論知道多少還未必有阿政多。

阿政倒是有學習環境,奈何年歲小,在此之前甚至連荀子此人都不知道是誰。

在此情形下,他們難免對荀子表述報以同情。

阿政此前沒有多少代入感,故而第一時間說出了自己的感受,現下群裡稍稍安靜,阿政仔細重聽了幾段語音,再瞅瞅荀子此人,心中突然有了計較。

大政沒說話,可見縱然是知道此人也未曾近距離接觸過。

唯一一個同時代的人且如此,群裡人的反應就愈發顯得有些問題。

太熱情了,上次這麼熱情還是在阿政詢問眾人大政和高大父嬴稷的關係的時候。

警惕了呀。

“小友此話也無錯,隻是這世間人性本惡,又處在這亂世,總歸有些不如意之事,縱然有無數人行詆毀之事,卻也不能就此放棄隨波逐流不是?”

荀子定定看了阿政幾眼,突然笑了起來,眼前這個小童是發自內附的真誠之語,“倒是小友好似對老朽的去處不甚讚同?”

“確實不讚同。”

阿政點頭,“想必老先生也瞧出來了,在場中人除了阿兄知曉老先生的名聲,其他人對先生的事情並不了解,故而政對於先生的遭遇著實有幾個想不通的點。”

“小友但說無妨。”

“老先生周遊列國皆為各國國君座上賓,可見先生大才,也見先生是想入朝有一番作為的,最後老先生選擇了齊王和楚王、不,春申君。”

“齊王與春申君更能接受老朽所言之物,故而老朽才會選擇齊楚兩國。”荀子稍作解釋。

“可見齊王與春申君是對老先生信任極了。”

“自然。”

“那老先生定然是不可再回齊楚兩國了!”阿政說得十分認真,甚至眼中還帶了意思憐憫,“老先生此先剛剛說了人性本惡,老先生多次攻訐誣陷丟掉祭酒和蘭陵令一職後仍能相信此二人是對老先生真誠以待信任至極,這不就是問題所在嗎?”

荀子:“……”

心中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卻又突然覺得這幼童說的好有道理。

這時阿政直接轉頭看向趙戎,“阿兄若是對阿政信任,會因為旁人詆毀政而對政做什麼嗎?”

“怎麼會!”

“老先生你瞧,連阿兄不過十一歲的孩童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蓋聶、徐夫人、趙戎、荀子看著這裡麵最是‘孩童’的阿政:“……”

當中隻有趙戎是正好麵對著阿政的,將阿政給他示意的眼神儘收眼底,抬手摸了摸鼻尖,道,“話也不能這麼說,這不是齊王和春申君還給荀先生複職了嗎,這不就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荀先生報之以李,不也是君臣相得的佳話。”

“原來這樣做就可以得一個知錯能改,君臣相得的名聲!這倒是容易,政以前總是好奇為何天下各國都知曉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仁義之名,如今倒是有了答案。”

“而且——”阿政緊接著道,“齊王無寵臣還是春申君無寵信的門客?他們若是犯了錯齊王亦或是春申君也是如此秉公處置,隻怕未曾如此吧?”

“小友的看法——”荀子仿佛看到了眼前有一條從未見過的道路被緩緩出現在了眼前,格局打開了,“似乎極有道理。”

有道理?

趙戎眨眨眼,本來聽到阿政的言論他還想要反駁,不想話未出口就見荀子符合了句,這轉變未免有些太快了。

就是這麼一停頓的工夫,趙戎也動搖了。

蓋聶聽得有些幻滅,俠客心中終歸是對此仁義之士有所向往,反駁道,“照依此言那這些人都是沽名釣譽之徒?若真是如此又怎會有如此之多的有識之士追隨?”

“仁義與其聲名遠播並非衝突,隻是若無這些事跡為其造勢,世人又怎知他們仁義賢名?”

“可——”

“政在邯鄲時日不長,卻有幸瞧得一件趣事,信陵君此前在魏時便聽聞有兩位大才之人在趙,及信陵君入趙,便去尋此二人。這二人一人在酒店之中做活,一人則是賭徒,信陵君卻願與之相交。平原君聽聞此時便與其妻出言諷笑信陵君竟不顧身份與之相交。

平原君其妻乃是信陵君姐姐,其妻便將此時說與信陵君,信陵君便因此請辭,理由則是此二人乃是有德才賢人,此前在趙國是恨不能與之相交,現如今平原君因其身份而出言譏諷,可見不可與之相交,便揚言要歸魏。

平原君得知此事便上門脫帽請罪道歉才留下信陵君,不知壯士可知此事?”

“有所耳聞。”

蓋聶點頭,他們雖是居於榆次,離邯鄲甚遠,可這些事一向都為行商遊俠津津樂道,如此展現信陵君不拘一格交往人才的事情怎能沒聽說過呢?

“那壯士就沒覺得此事有何不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