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到李二嫂這裡來,她還是在給肚子裡的孩子準備小衣服,沒一會兒忙完家事的李大嫂也過來了,四個不同年歲的女娘坐在一起閒話,說起李二嫂娘家今兒來請李母去接生的事兒來,都唏噓不已。
三人感慨女人生產猶如過鬼門關,端看自己有沒有那好命。
說著說著,李二嫂卻變了臉,她摸著肚子感受那一陣陣宮縮的抽痛,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轉過頭來對著李大嫂說:“大嫂,我可能要生了。”
“啊,蘭娘你肚子開始痛了?”
李二嫂這麼一說,嚇得李大嫂一個高站了起來,不知怎麼辦好。
李三娘心裡想著:終於來了,我就猜著阿娘被緊急請走,今兒二嫂就可能會生產。果然來了。
李三娘放下露珠兒,站起來先看著李大嫂說:“大嫂彆慌,小妹我就會接生,未出嫁的時候,我就有偷偷跟著阿娘出門給人接生來著。大嫂先和我一起把二嫂攙到屋裡。”
“露珠兒,你去前院兒找你阿翁,就說阿娘找他。”
小露珠兒從來不掉線,馬上往外跌跌撞撞的走。
“二嫂,彆害怕,你這都第三胎了,好生的,我在,大嫂在,阿耶也在,一定沒事的。走,你順著我的勁兒,咱先往屋裡去。”
李三娘和李大嫂剛把李二嫂攙扶到屋子裡坐下,李父就抱著露珠兒到了門口。
李父在門口看著李大嫂在床鋪上翻找,李三娘在旁給李二嫂倒水的樣子,就直接說道:“二郎媳婦這是要生了?”
李二嫂忍著一陣陣抽痛,擠出一絲苦笑對李父點點頭。
“疼了幾時了?勿怕,三娘就會接生,她小時淘氣,跟著你們阿娘一起出去給人接生過不少。我先帶著露珠兒,去廚房燒水,你們阿娘的備用籃子在我們屋裡角櫃裡,三娘自己去拿,門沒鎖。”
說完,李父就先抱著露珠兒去醫堂跟夥計說,下午不看診了,藥櫃先讓兩個小夥計自己支應著。
又抓了一副藥,打算一會兒去廚房先熬上,萬一能用著就用,用不上更好。
李二嫂屋子裡,李大嫂剛布置好產床,也就是在地麵上鋪上一層稻草一層被子,再鋪上一層襯單。
是的,李三娘的記憶裡,古代女性不是像現代女性那樣子在產床上截石位躺著生產的,古代因為條件不達標,都是站著生的,更能使上勁,使生產順利些。
李三娘經過了李二嫂的同意,掀起裙子看了看了宮口已經開了三指了,經產婦就是快些。
先讓李大嫂扶著李二嫂在屋子裡轉悠轉悠,李三娘自己去李父李母屋裡取李母的備用籃子。
拿了籃子,李三娘趁著沒人,把係統背包裡上次抽獎得的順產器械包取了出來,放在籃子裡,用布蓋上。
結果臨出門,李三娘又轉過身把這器械包送回背包了。
畢竟墨綠色的包裹和那些一看就不是這個時代能有的金屬器械,真的很難有理由拿出來使用啊。
隻能以後畫下來找工匠打出來,才有使用的借口。
又去廚房,看到了李父讓露珠兒在棗樹下自己玩兒,李父自己卻是燒了一大鍋水,正在小爐子上熬藥。
李三娘提著籃子回去,接了李大嫂的活兒,請李大嫂給李二嫂下上一碗雞蛋湯餅。
李三娘又看了下,宮口已開了五指了。
李二嫂疼的滿頭大汗,但因為不是第一次生產了,還是知道不能大喊大叫浪費力氣的,忍著疼痛,緊咬牙關。
“二嫂,鬆鬆口,再這麼使勁下去,那牙都要崩碎了。給,二嫂嘴裡先咬著這帕子,我看已開了五指了,快了快了。”
這時李大嫂端進來一盆熱水,直接放到了桌子上,好方便取用。
這麼一大頓忙下來,也有一個多時辰了,放下熱水,李大嫂又返回去端了一碗現做的打了四五個雞蛋的湯餅。
李三娘趕緊回屋換了外裳,又找了一個花布巾把頭發罩住,再用攀膊把這礙事的袖子豎起來,去廚房用胰子仔細刷洗了手指、手、小手臂。
李大嫂在一旁幫著李二嫂吃湯餅,李三娘趕忙把籃子裡的剪子、針拿到廚房讓李父幫著煮洗,又用籃子裡的白胚步包著拿回來擺在一旁,萬一一會兒要用到什麼,也方便,要是順利,估計也就用剪子給孩子剪個臍帶。
其實,現代醫學外科手術,最講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菌。
現在這個條件做不到如此,也是李三娘自己考慮不周,剛接著第二個係統任務的時候,就該自己著手縫製一件手術衣的,但考慮到這時人們認為隻有家裡有人去世才好身穿白胚布的孝衣,才沒著急做。
那係統出品的器械包,以後也得找機會尋工匠給打出幾份來,以後有機會用來,也有出處來曆好講。
回到李二嫂的屋子,讓李二嫂脫了鞋子站在床邊那塊地兒鋪的臨時產床上,麻煩李大嫂幫著脫了李二嫂的襦裙,這時看著宮口已開到接近十指了,可以使力氣了。
“二嫂,差不多了,聽我的,可以開始使力氣了,你蓄力,好,使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