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總結的很對,就是這麼個意思。”
聽了李父的話,現場懂了的都點了點頭,就連李四郎、露珠兒和小黃在一旁也隨大流的點點頭。
“三郎說這事是一件好事,我覺得確實,現在天下承平,哪裡有不愛孩子的人家,不論是小郎還是女娘都是害怕失去的。”
李三娘環顧一周後,看著李父李母臉上浮現一絲溫柔才說道:“兒始終記得少時跟著阿耶背記那些藥材藥方,看阿耶給人看診開房,阿娘給人接生,兒就覺得這給人緩解或解除病痛,給人家帶來新生就是功德了。
阿耶以前常對二兄和兒說,那窮苦人家來看病必是熬不下去了才來的,既然如此就幫上一幫,也是一件好事。兒長看著阿耶給人免了診金,藥錢也是賠本給了的,兒想著,將來兒要是學有所成,也要如此做,才不枉阿耶的教導。所以,大功德這一說法就算了,我就是巧了,遇上了而已。”
李三娘這一段兒感情剖析,讓李父李母心中酸澀,李父是想起了李三娘還是一個紮著小揪揪的小童兒時就跟著他在醫堂看診了,這麼些年了,小童自己都有了自己的小童,卻始終記得她阿耶的所言所行。
李母卻是想起了李三娘少時膽子大,未及笄還是個少女的時候就非要跟著她去人家家裡看看女人生產是如何的樣子。
但這麼些年過去了,那個有著明朗笑容的少女不僅有了自己的寶貝,還記著她說的,有能力則幫,做一件就是一件好事的話。果然不愧是自己的貼心大寶貝。
李父示意李大郎,這事兒聽完了就趕緊回屋子寫大字兒,彆忘了月底前每人給他的十篇大字兒就好。
趕了四小隻回屋後,這個點兒了,小露珠兒也有些困覺了,眯瞪著眼睛,還非要給小黃順毛,小黃倒是老老實實的趴著不動彈,任由她擺弄。
李三娘一把把露珠兒抱到懷裡,一下下拍打她的後背,沒一會兒露珠兒就被哄睡了。
好了,孩子們都可以說是都暫時下線了,接下來就是成年人的談話時間了。
“三娘說的錢娘子應是大理寺少卿錢少卿家的小兒媳婦,那小郎該是錢娘子唯一的孩子。坊間流言說是錢家小郎去年上跟隨錢少卿去江南查案子,路遇水匪,九死一生,曾經還虛弱的下不來床。”
“坊間流言不可儘信,但三娘救得那個小郎確實是他們夫妻現在唯一的孩子,這意義不小。”
李大兄沒覺得李三娘救了大官家的子孫是有利可圖,倒覺得跟這種人家牽扯上麻煩可不小。
一是大理寺少卿本身就是個不好坐的位置,這位錢少卿也是去年帶著兒子去江南查了個大案才升至少卿的,那原本的少卿是因收受世家的賄賂隱瞞案情被不良人找到的證據拿下的,揪出一連串來,武帝對待這種囊蟲是從來沒有赦免的。當時下了場大雨,不然京兆府門前的血腥氣哪裡能那麼快消散。
“大兄不必如此緊張,這樣的人家自不會張揚,估計到時會發名帖低調前來。咱們行的端做得正,若是有麻煩前來,到時自有解決辦法。換個方麵想,如此有了些交集,也算咱家多條人脈關係。”
李二兄沒在官場,不是很在意李大兄的擔憂,隨口安慰了幾句後就滿心好奇的問李三娘:“三娘這法子在哪兒看到的?或是有人教授?果真神奇。”
李父沒開口,也是這麼奇怪李三娘所學皆是自小由他教導,雖然李三娘在改方上有些天賦,但這急救之法可是新奇的法子。
李父也想到了難道是太醫署新近印製的書籍裡寫的?
“二郎,最近聯盟會裡可有新書送來?”
“阿耶,最近可沒有,要有新書,兒也是先拿給您看的啊。”
武帝登位後,大力推廣各行各業廣開聯盟,探討技藝,促進發展進步。
太醫署就專門集合了太醫署內的名醫大家、長安城內在冊的坐堂大夫、長安城內的各大藥商們一起開了集會,宣告成立自己的出版社,往後會印製些醫藥經典來,各家要有少見的書也可送到出版社印製,旨在貫徹武帝所說的百家爭鳴,促進醫藥發展進步。
所以,集會的每家基本上都交了定錢去買那太醫署出版社印製的醫藥書來,除了早就有的書,太醫署後來還出過不少小冊子,好多大夫都印證了上麵寫的法子行之有效,導致就連長安城外的知道幾個方子和一些土辦法的村醫也都托了貨郎帶了這些冊子來,不認字的還會找那書生給念著聽聽。
其實,李三娘和李大嫂傍晚坐驢車往家走的時候,就在路上想了這個知道如何急救的法子怎麼才能自圓其說。
李三娘也想到了,可以大言不慚的說這是自己想出來的,但實在做不到,畢竟李三娘僅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實踐者而已,剽竊可恥。
還能說是偶然看書看到的,但問題就隨之而來了,什麼時候在哪兒看的書,書呢?可還有其他急救方法?
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去圓啊,而且,以後絕對會掉馬的。
所以,李三娘決定撒一個無影無蹤的彌天大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