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中元節(2 / 2)

李三娘還貼心的給了隔壁沈秋娘一個火盆兒,跟她說,若有親人需要祭拜,就以此來吧。

幸好提前約了車把式,這還趕著早去玄都觀,長安城裡的人估計今兒起碼一半的人都要去玄都觀,路上堵得不得了。

一個多時辰後,才到玄都觀門口,門口車馬來往不息,長安城裡信道的人還真是不少,當然了,對麵興善寺的人也不少。

接了門口小道童的香,給了香油錢,拜了拜,這回也不用找道長請名了,也不用單獨找觀主解惑了,不多花錢就是賺了的。

在玄都觀裡,跟著眾人一起參加了一次壇醮儀式。

這對李三娘來說,真的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儀式很嚴肅,可以稱為壯觀,全副披掛的觀主和道長們看著真的可以用“得道高人”來稱呼的。

李母還是很虔誠的,又上了五兩銀子的香油錢,得了觀裡給的素果子,其實就是一種麵食,烘烤出來餅子,椒鹽味兒的,還挺好吃。

李二嫂還專門去求了一張平安符給小五郎佩戴。

這麼一耽擱,等往家走的時候,都過了中午了。

等到了家,已是接近傍晚了。

回了家,就著酸豆角一人喝了一碗粥算填飽饑腸轆轆的肚子。

李三娘十分好奇李父的上一輩到底有什麼事兒,就把在院子裡和小黃兒一起玩兒的露珠兒請也在院子裡的沈秋娘幫忙照看一會兒,直接去了李二兄屋裡。

“二兄,可有空?小妹有一惑。”

“怎的?三娘可是想起自己有個二兄了?”

李二嫂在旁聽得李二兄調侃李三娘,單手抱著小五郎,一拳頭錘了李二兄一下子,李二兄也配合,往後一倒裝作痛苦狀道:“啊,好痛,三娘,你二嫂替你報仇呢。”

“哈哈,二兄,彆鬨了,小妹是真有正事兒。二兄可知阿耶為何每年都在今日少言寡語,嚴肅悲傷?上一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我怎的一點兒印象都沒有?”

李二兄一聽是這問題,眉頭一皺,也正經起來了,“三娘,我知道的也不詳細,這事兒是上一代的恩怨,阿耶不想說自然有阿耶的理由,等阿耶想說的時候,咱麼那,自然就知道了。”

“那二兄知道的,說給我聽聽啊。”

“好了,回屋歇著吧,去一趟玄都觀不累啊。”

李二兄明顯不想說,無法,李三娘就退出來了,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大消息。

晚食是李大嫂下的素麵,吃完後,由李父帶著先在院子裡給先人燒衣,但露珠兒和小五郎是不讓去的,由李二嫂在屋裡照顧。

老人們總說小童兒眼睛乾淨,可能會被遊魂蠱惑而勾魂,所以是不準小童兒出來的。

然後再去醫堂門口兒給過路遊魂兒燒紙衣。

天完全暗了下來,這條街上現在不止李家一家在門口燒衣,跪在李二兄身後的李三娘看著這一幕,卻不覺得可怕。

按說經曆了穿越這件神奇的事兒的李三娘應是最為虔誠的信徒,可李三娘卻還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怎麼說,穿越者的自我矛盾?

等燒完了紙衣,李母說雖然自家是信道的,但佛祖那裡也不能怠慢了,所以,放河燈也是要去的。

離李家最近的就是安渠,每年的中元節,都是會向百姓開放的,是允許百姓在這天夜裡放燈的。

李父說自己累了不想去了,最後,李父回屋,李二嫂在家帶小五郎和露珠兒,這時沈秋娘也說自己不去了,留在家裡。

四小隻裡,除了李大郎,三小隻是不許去的。

在安渠的上遊就有商人在賣燈,不貴,五個銅板一盞,會寫字還可以題字。

李三娘買了一盞,寫下“願吾兒王婉露一生平安順遂”,用火折子點亮,在岸邊放入渠中。

李三娘看著溝渠裡上百盞燈的景象,覺得此景還真的挺美的,再一次遺憾沒有手機,拍下來,將來回頭欣賞也好。

等著一行人趕著月光回到家都快宵禁了,剛到醫堂門口,李三娘就覺得不對勁。

這種不對勁可以說是第六感,李三娘還對李大嫂說感覺怪怪的,要讓她說是怎麼個怪法,她又說不出。

李大嫂卻說是她太累了,趕緊回去洗漱休息的好。

李三娘晃晃頭,把這種奇怪的感覺放到一邊,去隔壁沈秋娘那裡接了已經睡著的的露珠兒,去廚房打水準備洗漱睡覺。

可作為醫師來說,鼻子可以對其他味道沒感覺,但血腥味兒是真的很難忽視。

李三娘在廚房聞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兒,還是新鮮的血液那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