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就曾說過,他自己的天分就比一般人稍強一些,但也還是下了苦功夫堅持幾十年才有如今的成就的,可李父的師傅毒閻王,那是真的天才,隻不過沒走正道就是了。
還有上次在君又來酒樓出講時,李三娘見識過的孫辰陽醫師,不過弱冠之齡已入了太醫署了。
說個近的,李家大伯那支的長孫李淩霄也是早早就進了太醫署的年輕醫師,也是有足夠天分的人。
所以,中醫一道真的太吃天分這碗飯了。
而天下人千千萬,能成醫師者才幾人?
大多不過是遊醫,或是懂幾分藥性有幾個成方的賣藥人罷了。
而李三娘想要的是可以大規模成批的產出,可以給人看診常規病症的醫師,可這很難成功。
這其中的利益糾纏根本就不是李三娘一個小女娘能做能撼動的,就算是武帝,也很難做,除非強製使用武力,可這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李三娘想到的就是從兩方麵入手,一是專給女娘看診,側重女娘生產和小兒養護;二是免費傳播現代醫學的外科知識和技能,也就是此時稱為瘍醫的科目。
培養穩婆專注女娘生產和小兒養護,再培養女醫師給女娘們看診婦科疾病,要想爭取這些的可能,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爭取來自太醫署的關注和支持。
必須把給女娘看診和女娘生產以及小兒養護這些事兒往大了說,與大唐整個兒的人口發展、每個階層的壽命、生活質量關聯到一起,如此才能引起應有重視,得到應有的扶持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而李三娘第一步要走的就是通過傳播切實有用的外科知識和技術給太醫署的瘍醫科,免費傳授,一對多教學,教到會為止,就不信如此之下,還得不到來自瘍醫的支持。
要知道,雖然此時大唐大部分地區都是無戰事,較為平安的。
但邊境上,不論是原來的突厥還是契丹抑或是南邊的安南可不是會一直這麼聽話,小規模摩擦必然是有的,而一個政權立身的根本還是軍隊!
所以,能夠提高士兵的生存率,讓上過戰場的有經驗的士兵存活下來,這對哪一個政權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如此,誰能不看重太醫署裡的瘍醫,而李三娘可以讓瘍醫的醫術提升,誰又不能給李三娘幾分薄麵?
並且,李三娘並不去瓜分他們原有的大餅,反而是要開創新的過去從未在意過的專門給女娘看診的女醫,作何要去為難李三娘呢?
李三娘現在還不到二十歲,少說還能活三十年,她用三十年去打造一個樣板和培養一批女醫,焉能說不是火種,不能在未來燃起燎原大火?
不過,倒是有個安全隱患,這其中必然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滿,說不得會對李三娘乃至李家造成威脅或是傷害。
並且,還有武帝大大這個基本上可以斷定同是穿越人士的不知道是不是炸彈的存在。
但是,因為害怕就要止步不前麼?
總有一些人,在麵對波濤洶湧的洪流時,能做到奮不顧身的向前一躍的。
他們可能被洪流吞沒,他們可能靠著彼此手拉手擋住了洪流,誰知道呢?
不去做,就永遠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