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計劃趕不上變化(2 / 2)

“守規矩的人,便可以在長安城容身。”張東雲語氣雲淡風輕。

對方低首:“晚輩明白,謝過長安城主,謝過前輩。”

他衝另外兩個陳氏族人說道:“我去找其他人,你們兩個留在這裡。”

少年忍不住說道:“爹,我跟您同去。”

身旁另外一個陳家人拍拍他的肩膀:“你留在這裡,我跟你爹一起出城,分頭去找其他人。”

少年還待再說什麼,他父親止住他:“就這麼定了,你一個人留在城裡,切記不要生事,低調做人。”

“是……”少年有些不甘,但還是聽從長輩吩咐。

那兩個中年男子當即向張東雲告辭,出城而去。

“城中不養閒人,要麼城裡做工,要麼城外務農,你自行決定。”張東雲言道。

那少年麵露難色,這兩個活兒他都沒乾過。

但在張東雲麵前,他不敢怠慢:“晚輩去城外田地。”

城中全是唐軍降卒,雖然知道這些人是俘虜被罰做工,但身處這樣一群人中間,他還是有些不自在。

城外除了唐軍降卒,還有寒山派弟子,於是少年下意識選擇去城外。

到了田地裡,他立馬成為被圍觀的對象。

雖然大家處境差不多,但寒山派眾人,乃至於那些唐軍降卒,此刻看著新來的陳家少年,都有一股老資格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城裡張東雲繼續審問那些明光衛。

陳氏一族來投,從人數上來說或許不多,但那曾經是東唐境內有數的名門世家,武道傳承源遠流長。

雖然現在風吹雨打隻剩殘荷。

但如果其中出幾個能辦事跑腿的人才,對眼下剛起步的長安城來說,便是個收獲。

至於說他們正被東唐王朝打壓圍剿……

張大城主巴不得對方追殺來長安城呢。

不過知己知彼仍然是有必要的。

手頭掌握情報訊息越多,越有助於日後長安城的發展。

通過這些明光衛,張東雲多少榨出來些有用的東西。

例如,他們這次來龍北郡,追捕陳家人固然是第一要務,收集龍北郡當地情報卻不是順帶的閒差,而是同樣重要的任務。

對象,正是統軍駐紮此地的玄武大將軍杜琨。

杜琨,同唐王世子走得很近。

而唐王世子,又跟暗閣閣主怨隙頗深。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位東唐王朝儲君,同東唐的暗夜主宰者,在朝堂上正是死對頭。

當然,這應該是唐王在朝堂上玩的製衡之道。

但讓這麼兩個人對立製衡,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了解到這個情況,張東雲八卦之心頓起。

這暗閣閣主,該不會真是唐王私生子吧?

說起來,東唐眼下也算內憂外患。

一方麵在邊境跟外敵有戰鬥,另一方麵內部關於世子之位正起波瀾。

張東雲失笑搖頭。

他又取出那個包裹,翻看暗閣收集的情報。

看著看著,張東雲臉上笑容消失。

“杜琨率軍已將大部流民清剿,僅餘最後一部,現漸成包圍之勢,流民難有突圍機會。”

流民,已經快要被玄武大將軍杜琨剿乾淨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