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先給了她一種莫名的新奇感覺,然後她就發現,這個貢獻點係統,真的很龐大啊。
嚴格來說,馮君他們整理出的貢獻點係統,不是特彆龐大,除了一些武修功法、天才地寶的兌換,就是一些任務發布,任務難度,對應著貢獻點的多少。
無憂台是修仙的門派,內部自然也有相應的資源管理模式,類似的任務體係也有,但僅僅是類似而已。
他們的弟子是如何得到修煉資源的呢?每個月的月例是一部分,他們需要通過生產,來得到月例,比如說靈植、製器、符籙等手段。
超出月例的部分,就是各顯神通了,符籙畫得多的,可以賣符籙,靈植種得好的,可以多弄點田來種靈植,或者完成一些探險甚至戰鬥任務。
無憂台是有任務係統的,但是沒有統一的發布平台,門派任務,當然是最高的層麵發布,但是很多小的任務,都是需求方自己的發布平台。
比如說無憂台裡分了內務堂、術法堂、藏書閣等職能機構,這些部門有需求的話,就自行發布任務了,付出的會是功法、符籙等,但是更多時候是靈石,畢竟這才是硬通貨。
要是個人有需求,有時候是通過部門掛出去任務,但是更多時候,是通過一些公眾平台發布任務——比如說小酒館,又比如說集市的攤點。
不光無憂台是這樣,其他修仙門派也是如此,沒有統一的任務發布平台,更沒有統一的結算方式。
一直以來,大家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因為很多很小的任務,也沒必要找一個統一的發布平台——大事的話,門派來協調,小事就自己做主好了,修仙的人本來就該是隨心隨性的。
但是上官雲錦驚訝地發現,馮君搞出來的這個貢獻點係統,能極大地簡化過程,並且可以充分地協調和調動資源。
事無巨細是一方麵,同時也能方便兌換各種物資,對有效地管理一個團體,幫助極大。
還是拿無憂台來做例子,要是能有這麼一個權威的發布平台,門派的管理效率,能獲得極大的提高,同時省去很多的是非。
以前不是沒有人這麼想過,但是存在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工作量太大了。
門派上下近萬人,加上備選弟子、雜役等,有數萬人之多,一個集中的管理平台,得有多少人來處理相關事務?
而且這種事務的處理,得有相當的專業性和延續性,不是隨便一個新人調過來,就乾得了的,而那些乾了多年的老人,就算想離開,都不是一時半會走得了的。
說到底,上官雲錦是看上這套係統的處理能力和效率上了。
有這麼一套係統,管理起來就方便多了,也不會耽誤管理者的修煉——能負責管理任務係統的,肯定不會是雜役之流,得是門派裡的重要人物,那麼,必須考慮他們的修煉需求。
上官雲錦感覺任務點係統龐大,並不是說數據庫龐大,嚴格來說,馮君這點需求少得可憐,主要就是收集一些武修功法、天才地寶,能兌換的不過是一些書籍、發電機、黃金等物。
無憂台的各種物資、需求都加起來,起碼是馮君的幾百倍,上千倍也不足為奇。
上官雲錦吃驚的是,這套係統有龐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通過對虞昶珠的問詢,她得知那個數據庫的預留空間很大,還有起碼萬倍以上的儲存空間。
上官雲錦一下就激動了,這東西太棒了啊,有了它,無憂台處理事務的能力可以獲得極大的提升,發布和查詢都很方便,又占用不了多少人手。
而且她隱約覺得,如果把這個東西搞好,宗門相當於是擁有了一個巨大的門店,不光無憂台的弟子可以使用,沒準還能吸引到外來的修仙者。
與此同時,無憂台的貢獻點,也就成為了類似於靈石的硬通貨。
她仔細琢磨了幾天,認為自己的想法沒太大問題,就找到了馮君,跟他谘詢這套係統的細節。
你是想擁有修仙界的貨幣發行權?馮君瞬間就抓住了重點,不過……你想得有點多了。
無憂台還是小了點,須知五台之外,可還有四大派呢。
所以他很明確地告訴她:這套係統,你可以買,彆人也可以買,憑什麼彆人會隻認你無憂台的貢獻點?
上官雲錦被這個問題問懵了,好久才出聲發問,“你不能隻賣給無憂台嗎?”
馮君頓時就無語了,他倒不是認為,對方在無理取鬨,而是……你根本不懂金融啊!
他哭笑不得地搖搖頭,“如果我隻賣給你一家,無憂台根本就買不起!”
那可是鑄幣權,得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