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灌頂傳功(1 / 2)

大唐劍尊 雲居紫衫 4274 字 8個月前

() 這些日子,他觀悟太上周天功,略有所得。當他意想體內有虛幻真氣流過時,就會運過這功法路線。然而他自己的體悟,畢竟稍有偏差。

此時張老道把真氣注入他體內,便讓他感應得十分清晰。真氣在體內流動,軌跡,流速等等,俱都感應得萬分清楚。李清隻感應了幾回,便察覺出自己意想出來的運行路線,與張老道的真氣流動稍有偏差。他暗暗記下不同之處,下一回運行功法時,便會避過這些錯誤之處。

“悟性倒是不差,這氣感已經有了幾分真意。”張老道心中有些寬慰。張老道自認命不久矣,意欲傳下上真觀的道統,然而他時日無多,他雖然有兩個徒弟,但大弟子鄭雍之年長李清四五歲,根骨也比不上李清,因此才傳給了小徒弟道統。

隻是李清畢竟已是十八歲了,身子骨漸漸凝合,前途不大。張老道傳他道法,實也並不指望李清能有何等成就,隻是希望傳下道統,讓李清今後尋得個資質卓絕的弟子,使上真觀得以傳承下去,興許在後輩之中,能有出頭之人。

然而他這個徒弟竟有了金丹改善體質,如今又有劍丸之法,前途已是不可限量,至少比他張老道的前路,更為前途光明。築基練氣初期,入門極難。怎能讓李清在這一步耗費光陰?隻有讓他先一步邁入練氣門檻,日後才能走得更遠。

李清閉目凝神,隻覺張老道一世精修的先天元氣在體內不斷流轉,早已過了十二個大周天。“你已稍有氣感,為師以真氣在你體內流轉,讓氣感從虛化實。”

張老道神色凝重,胸前滲出大量鮮血,浸濕了道袍,順著衣角不住滴落,但他似如不覺,隻對李清說道:“我用真氣在你體內流轉,每過一周,就會損傷根基。你嘗試運轉功法,看看能否截下我一縷真氣,化為你自身所用。”真氣境界,與練武的內勁修為相當。

但內勁乃是從氣血,從竅穴,發力技巧等等領悟出來,而真氣,則是從無到有,從虛無中憑空意想出來。杯弓蛇影,那人因為看錯了弓影,視作小蛇,因此自認為中了蛇毒。心神影響,體質漸弱,過多不久便死,那是因為心神影響身體。

天地間的飛禽走獸,能夠因環境而變化,也是長年累月才得變化。無論修出內勁,還是自身變化,都屬於在原本軀體之上的改變。而真氣則不同,它從無到有,憑空孕生。

氣感是自欺欺人一般的虛幻之感,然而真氣才是真實的。要憑空孕生真氣,少說也該數十年。張老道不惜自損修為,正是要讓李清修成真氣,省去這數十年的入門障礙。

“隻須截下一縷真氣,就能如種子一樣,茁壯成長?如此省去了憑空孕生的步驟,便能省去數十年苦功?”李清心中略微明悟,他細細感

應,隻覺體內原本略顯虛幻的氣感已經有了幾分真意。若非有師父指點,他必定認為自己已然修成真氣。

虛假的畢竟是虛假,氣感畢竟是氣感,那僅僅是一種錯覺,實則與尋常人沒有任何不同。雖說氣感是練氣的第一步,跟武學的搬運氣血相當。然而武學之人,即便隻是門外漢,也能有幾分勝過常人的武力,而能夠搬運氣血的人物,已然氣力大增。

李清羽已修成氣感,好似隻是一個尋常人,不過他原來的武學功夫依然還在,依然還是武功卓絕的江湖高手。“修道之人,須得大毅力才能修成真氣,才有非凡本領,在此之前修成的氣感,實則對自身也無用。”“長久修行無果之下,也會對修道產生質疑。”李清心中閃過不少念頭。

“寧心靜氣!”張老道一聲低喝,如雷轟鳴,炸碎了無儘雜念。李清本就是個清淨性子,去了原有雜念之後,屏息感應,心中已然沒有其餘念頭,並無雜念新生。他心中空明靈靜,細細感應,漸漸入了神。

“老道我身懷真氣一十二寸,溢滿瓊室,登臨玉京山。若我耗儘這一十二寸真氣,能在他體內留下一縷,便是值了。”一縷真氣,可大可小,然而,即便那一縷真氣隻是如毛發細絲一樣微小,可留下了真氣,以此為李清修道根本,那便算是省去了數十年孕生真氣的苦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