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撿漏、丟人(1 / 2)

第九十九章撿漏、丟人

在朱令儀看來,通城有點類似京城的物流倉儲集散地。

因為有靠近京城的運河碼頭,南來北往的商船、客船都在這裡下客、卸貨,時間久了,發展出了存放貨物的貨棧和倉庫,甚至專門幫忙運貨的騾車、牛車甚至驢車,還有許多等著搬東西的力工。

儘管年前很多商家的貨早早就備完了,但通城這片貨棧集散地依然熱鬨,人來貨往,挑擔子的,推手推車的,趕牲口車的,叫喊聲此起彼伏,氣味混雜,很是有些喧囂。

這裡有官府建成的一排排出租的貨棧,也有個人買地建造的倉庫,也是一排排的,規劃的還算整齊,有的貨棧門前堆著貨樣,有的則需要進裡頭去瞧。

朱令儀粗粗看過去,有十來排這種貨棧堆口。

她按照事先打聽過的,先去山貨集散地瞧了瞧彆的山貨,隻看了幾個貨堆就沒興趣了,實在不如她的,價錢也並不低多少。

正打算轉身走,她一眼瞧見一筐裡好像是茶樹菇,擠過去撈一把細看,還真是,不但有茶樹菇,還有竹蓀,看顏色及聞味道,應該是積壓的陳年貨。

這種貨的口感味道都不如新曬的,營養也差一些,朱令儀不打算買賣,自己吃的話還得是新貨才行。

她又挑著看了紅棗和桂圓,還有蓮子,這東西倒是有不錯的,她想著自己那邊不產這些,倒是每種都挑了一筐,先讓人搬到外麵去。

這裡走走,那裡看看,“謔,”她居然看到辣椒了!

紅彤彤的乾辣椒!

朱令儀喊了個夥計過來,“這個是辣的嗎?”

夥計忙得大冬天還一頭汗,見她問辣椒,直接道:“對,很辣,一般人吃了上下遭罪啊。自己搗碎了用做調料或者醬料都行。西南那邊的人常吃的東西。”

說著,他想到一般買這些東西的都要彆的香料,便還翻騰出一筐紅的綠的香料,“這是紅花椒,青的是麻椒,這種香料比較貴,本地沒有。”

朱令儀用手挖了一把聞了聞,都不錯,問了價錢,有點小貴,便道:“能低些的話,我多要。”

夥計猶豫了下,道:“我去喊掌櫃的來你和他商量。”

這批貨上個月就到了,可惜,因為太辣了,一直沒找到大宗買家,眼瞅著過年了,各個飯莊酒樓都放半個月假,壓手裡都是錢啊,尤其是香料類成本本身就高。

紅花椒和青麻椒倒是出了少部分,但他們這批貨有點價高,還是壓了不少在庫裡。

夥計匆匆去尋人,朱令儀想到水煮肉片、水煮魚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明陽山周邊不產這東西,這些香料要是不拿下,自己嘴巴都覺得虧。

她自己邊看邊抽查,為了避免漏掉,還交代隨身寶:“看看這些貨裡有沒有摻雜陳貨假貨啥的。”

隨身寶這方麵比她更可靠。

等掌櫃的匆忙趕來,她已經挑揀出十來筐自己想要的好貨。

廢話不多說,朱令儀手指一劃拉,“張掌櫃,這些如果價錢合適,我都要了。”

張掌櫃還以為哪來的一個小白呢,結果一瞧,嗬,人家挑出來的都是上等貨,哦,也有次一等的,都區分開另放一邊了。

顯然,這也是懂行的。

張掌櫃還是客氣地遞上自己的名帖,“愚姓張,小掌櫃貴姓?”

朱令儀早就有自己的名帖了,她拿出自己明陽山貨的名帖交換,“姓朱。”

自打前前前朝出了姓朱的皇帝,凡是姓朱的人都不在說“免貴”了,還有現在的皇帝姓嵇,嵇姓的人也不說“免貴”,這些都是她聽顧晞說的。

這丫頭跟她的少師祖父耳濡目染,可有學問了。

什麼典故信手拈來,都不用多想的。

可見平時累積多重要。

張掌櫃一看帖子,“哎喲,失敬、失敬,原來是朱東家當麵!”

他們這些人走南闖北,啥人沒見過?各種消息也十分靈光的,這陣子很是聽說不少關於朱女俠的傳說,尤其是明陽山貨在京城開業的動靜,想忽略都難啊。

不過,在商言商,他還是得稱呼對方朱東家,而不是女俠。

朱令儀很是滿意眼下這種結果。

不枉費她一路過來弄這麼大動靜,不然,就憑她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彆說偌大的京城行市,到哪兒說是個東家都沒人認真搭理吧。

“張掌櫃不必客氣,咱有啥說啥哈,您這些貨明明挺好的,為什麼要摻和次品?”

朱令儀看得清楚,這些摻雜次品的貨應該是後摻的,甚至都沒拌勻乎。

“嗐,彆提了。”

張掌櫃一言難儘地抹把臉,“不瞞您說,咱這都是西南的好貨,大紅袍的花椒,碧綠的青麻椒,都是盯著人現采摘,現曬乾的,誰知貨到了才知道,今年來了不少西北的花椒。

雖然品質不如咱們西南的,但產量格外大,反正都是借味兒,差那麼點兒對酒樓飯莊也不算啥,一般客人根本吃不出來。價錢卻差不少,可不壓手裡了。”

也有要西南貨的,但是價格壓得太低,除了摻次品,沒彆的辦法。

行業裡叫“混等貨”,對方自己給的價錢低,自然也知道是混等貨,差彆不過是混多少,混多次的而已。

朱令儀沒拿過貨,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她道:“我不要混等的,你價錢合適的話,這些好的我都要了,次等的要十筐。青麻椒和大紅袍椒都要。”

“還有紅荊條辣椒,也要十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