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第二次送菜,薑大國輕車熟路來到民政局食堂。
田師傅稱完重量,記好賬目後,開了票給薑大國。
這時,有人送來幾條大小不一,死氣沉沉的魚來。
田師傅看著這些魚,無奈地搖了搖頭,“你送來的魚,怎麼總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那人略顯尷尬地笑了笑,解釋說“最近天氣太熱了,魚兒都是這樣子的。”
“行吧行吧,這次就勉強收下你的魚,以後彆再送了。”儘管有些不情願,田師傅還是收下了魚,並開了票。
等那個男人離開後,薑大國走上前說,“田師傅,這樣的魚兒,我們村隊裡可不少呢。您要的話,我隨時都能給您送過來,保管是活的。”
經過兩次送菜,以及女兒的鼓勵之後,薑大國的勇氣倍增。
他開始主動詢問起生意來。
畢竟正如女兒所說,他們並不是大量販賣,隻是小規模送貨而已,應該算不上投機倒把行為。
如果真的存在投機倒把的行為,那麼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肯定不會接收這些物品。
田師傅心裡很清楚,薑大國與胡副處長相識,而且這已經是薑大國第二次送菜過來了,每一次送來的蔬菜都非常新鮮,完全沒有枯黃或腐爛的葉子,並且還擺放得整整齊齊。
對於這位樸實憨厚的農村大漢,田師傅打心底裡喜歡。
“好嘞,你送來的我放心,那以後就由你負責送菜吧。明天嗯,明天放假,那就下周一再送五條草魚過來,蔬菜就還送今天的這些。記住哦,草魚的個頭得超過三斤!”田師傅一邊點頭回應著,一邊提醒說。
“沒問題,下周一準時送到!”薑大國爽快地答應。
拿到收貨的票據後,薑大國坐車回了家。
他出門起得早,趕的是早上六點的首班車,到達民政局的時候,也才八點多鐘。
再算上等車所花費的時間,他回到家中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十一點左右,恰好趕上吃午飯。
這時,劉喜花已經回到家裡,正在廚房裡和薑大娘一起忙著做午飯。
薑大國走進廚房,將兩隻籮筐疊起來擺在角落裡。
薑大娘看見兒子回來了,順口問了一句“明天還需要去送貨嗎?”
“明天他們放假,不送,後天再送。”薑大國一邊回答,一邊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走到門外淋水洗手。
“你這一趟一趟的坐車過去,光是來回的車票錢加起來,一個月就得好幾十塊呢!你在生產小隊裡辛辛苦苦掙的那點工分,攢上半年也才夠這些車票錢啊!”薑大娘忍不住埋怨起來。
她之前聽人說過,從村隊前的公路上,坐長途大巴車得花一塊五毛錢,到車站後再坐公交去民政局還得再花五分錢。
這樣一來一回就是三塊一毛錢。
她讓小女兒仔細算了算,每個月光花在車費上到底需要多少錢。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可真是把她嚇了一大跳。
一個月中扣除四個周日的話,這麼坐車回來跑著得花八十塊六毛了。
而薑大國在小隊裡賺的工分,一個月也才十五六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