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東的特產(1 / 2)

進入十月下旬後,遼東地區的氣溫下降的很厲害,短短幾天的時間,氣溫就降到了零度以下。

不過寒冷的天氣並沒有影響到騰龍衛的發展。

將士們的訓練依然在繼續,無論是普通兵丁,還是營兵和水師,都沒有停下訓練。

當然,也有一些事情受到了氣溫的影響,比如鹽場,氣溫降低,鹽場進入了封場期,要等到明年三月份才能再次開場曬鹽。

雖然這樣會致使鹽場四五個月無法曬鹽,但是之前兩個月,鹽場的產量已經提上去了,短短兩個月,鹽場就產出了上百萬斤食鹽,足以支撐靖安府所有百姓消耗一年的。

除了鹽場外,工程隊也受到了影響,不過城內的修建任務基本已經完成,剩下的還有一些木工活,倒是不受氣溫影響。

而修路的任務也就放在了明年進行,衙門要在年前做好騰龍衛整體的道路規劃。

按照楊正山的要求,騰龍衛轄內要修建四條官道,分彆通往靖安府、慶華府、遼安府以及碼頭,這四條道路會按照官道的要求進行修建。

除此之外,楊正山還準備將通往千戶所,百戶所和屯堡的道路全部翻修一下。

不求每一條路都寬闊,但求每一條路能平坦,雨天不會泥濘。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是最實用的建設。

除了修路之外,楊正山還準備進行掃盲。

將士們訓練其實包含讀書識字的,不過普通兵丁隻是簡單的認字,大多數兵丁在基礎訓練的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也就是能學會幾十個簡單的字而已。

而對於營兵,則要求能夠熟練誦讀和書寫日常用字。

以前在安源城的時候,楊正山也是這樣要求的,守備營的將士都是識字的,衛所的兵丁也有不少是認字的。

如今在騰龍衛,楊正山同樣會如此做。

他無法保證每一個兵丁都能熟讀和書寫日常用字,但他會埋下種子,隻要有心,軍戶子弟也能讀書認字。

新來的軍戶中有不少讀書認字的人,可以充當老師的角色。

楊正山要求每個百戶所都要有一家學堂,八歲至十二歲的孩子必須入學堂讀書。

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一個百戶所也就是一百戶軍戶,八到十二歲的孩子頂多也就百餘人。

兩間教室,兩個老師就足夠了。

騰龍衛內總計也不過二百多個百戶所,隻需要找五百多個識字的人就足夠了。

楊正山隻是掃盲,又不是讓他們參加科舉,衛所學堂隻是教人識字而已,不需要多厲害的老師。

這些老師的束脩全部由衙門統一發放,就按照營兵的糧餉和餉銀標準給就行,不需要給的太高。

修煉和學堂是明年的任務,不過衙門要在年前做好準備才行。

除了這兩項事情之外,明年還有兩件事情需要辦,第一就是海貿,第二則是衛城招商。

十一月初,羅裳帶著羅真再次來到了騰龍衛。

衙門茶室中,楊正山看著越來越成熟的羅真,溫和問道:“安源城那邊怎麼樣,有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羅真為楊正山和羅裳斟上茶水,笑道:“幾位大人對我們羅家都很照顧,沒有人會找我們的麻煩!”

楊正山雖然離開了安源城,但是安源知州還是林守德,兵備道還是許進,最重要的是守備是韓承。

這三人就是安源城職位最高的官員,有他們在,誰又敢找羅家的麻煩?

“重山關呢?”楊正山又看向羅裳。

羅裳斟酌了一下,才說道:“重山關最近的變化很大,計總兵上任之後,拉攏不少商賈,雖然沒有針對我們,但我們也很難再重山鎮繼續擴張了!”

楊正山微微頷首,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梁儲回京之後,計非語就升任重山鎮總兵,今年上半年計非語估計在忙著收權和複州的事情,下半年才插手重山鎮的商賈之事。

重山鎮的商業環境是典型的軍事經濟,一切商業活動幾乎都是圍繞著軍事進行,特彆是開放複州上,更是以總兵府和北路參將幕府為主。

其實重山鎮如今有很多發展的機會,比如馬場和種地。

馬場無需多說,重山鎮得到了大片的草場,以後重山鎮必然會成為大榮最重要的養馬地。

而種地,其他的先不說,單單是複州城,也就是以前的複山城周圍就有大量的肥沃的土地。

東海胡族不善耕種,隻能任由這些肥沃的土地長草,可現在複州已經是重山鎮的一部分,除了衛所占地外,依然可以開墾出不少肥沃的農田。

現在去北地無論是建馬場還是墾荒,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不過想做這些必須有關係才行,羅家小打小鬨無所謂,可若是想要擴大規模,那就不行了。

畢竟楊正山已經離開了重山鎮,梁儲和周蘭也已經離開了。

雖然楊正山在重山鎮還有很多人脈關係,但也無法再支持羅家繼續擴張。

“重山鎮的生意就這樣吧,接下來你們羅家的重心要放在騰龍衛。”楊正山隨意的說道。

重山鎮的機會多,可騰龍衛的機會更多。

鹽場和海貿可要比馬場和墾荒賺錢多了。

而如今羅家不但擁有騰龍衛鹽場的份額,還在鄭曉手中拿到了寧遠府、慶華府的鹽引。

掌握了三府之地的食鹽買賣,羅裳現在也看不上馬場和墾荒。

“大人需要我們做什麼?”羅裳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