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有些蛋疼(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3761 字 3個月前

朱父雖然木訥但也不迂腐,反正人家李大財主也不缺錢,就當承人家一個人情了。

街道上人來人往,朱平川領著朱平安在街上漫無目的的走著。

當然,隻是朱平川沒有目的而已,朱平安可是有目的,精光閃閃的小眼睛盯著街道上的店鋪。

茶坊,不是。

酒肆,也不是。

胭脂絨線鋪,更不是。

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呃,這是勾欄妓院,更不是了。

鎮子雖小,五臟俱全,店鋪林立種類還挺全的,但我要找的是藥堂,不是這些店鋪啊。

“彘弟,我們要去哪兒?我覺的娘他們說的對,沒人會買野花的,何況還是乾的。”朱平川想要勸說朱平安回去。

“我聽說藥堂會收一些樹根、樹皮之類的,說不定他們會要的。”朱平安胖爪子拉了拉哥哥的衣角,建議道,“我們去藥堂吧。”

“人家那是收的藥材。”朱平川糾正道。

“說不定我這野花也是藥材呢”朱平安眼睛眨了眨,心想要不是藥材我還不采了呢。

“野花會是藥材嗎?”朱平川半信半疑的拿起一朵金銀花嗅了嗅肯定的說,“不會的。”

雖說如此,朱平川還是領著朱平安去了臨近的一家藥堂,這家藥堂朱平川跟著朱父來過一兩次,所以認得路。

在林立店鋪中,你不難一眼就可以認出藥鋪,因為它太顯眼了,門前各種類型的豎招、幌子,上麵寫著“妙手回春”等等。

這是一處人流密集的路段,藥堂是一個兩進院落,坐北朝南,因中藥大部分為中草藥,所以古人一般將藥鋪視為屬木或屬火的行業,藥鋪多為坐北朝南,南麵屬火,東南屬木。堪輿學認為二和七兩個數字屬火,所以古代藥鋪多為兩進院落或兩層建築,為“前店後廠”式格局。

藥鋪的名字叫“濟民堂”,藥鋪門兩邊掛著一副木質對聯,左側寫著“但願人常健”,右側寫著“何方我獨貧”。對聯氣度不凡,真有一副懸壺濟世的模樣。

藥鋪裡麵正有一個穿著華麗的婦女抱著小孩向老中醫問病,旁邊有一女仆站立伺候,後麵一排精雕細刻的酸枝木藥櫃,兩名小學徒正在看方抓藥,整體來看,藥鋪乾淨又有規章。

朱平安進門的時候,正好聽到老中醫斷病,他一邊寫藥方一邊跟婦女說醫囑,“初秋暑未消,體內濕熱侵擾,夫人勿要擔憂小公子,金銀花三錢,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為度,不出三日必好。”

貴婦連連道謝,侍女忙認真記住醫囑,方便回去煎藥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