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恩公小心,奴家怕(1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3703 字 3個月前

朽木不可雕也,夏蟲不可語冰也

方圓數裡才高八鬥的學子們在朱平安這裡找足了優越感,一個個自信爆棚,感覺自己今年指定可以連中三元一樣,自信一笑,揮一揮衣袖,踏上奔赴縣城的征程。

一路遊山玩水,吟詩賦詞,仿佛走快了就能扯到蛋一樣,完全是龜速前進有木有。怪不得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朱平安跟在這些人身後,看得蛋疼,便在心裡默念四書,嘗試著對其中內容破題,也不至於像這些學子浪費時間。

八股文,大不易。在大明朝幾年學習,朱平安感覺其難度可要比現代高考作文、公務員申論要難得多。雖然八股文題目限製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書中出,但題目的字數、形式卻沒有限製,種題目的出法很多,範圍很廣,形式變化多端。題目可以是完整的一章書,完整的一段內容,也可以說一句話,一個字。破題非常難,八股文要求嚴格,講究不能“犯上”,也不能“犯下”,比如論語中的這一句: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如果八股文出題是“仁者不憂”,你思維破題時,不能想到“知者不惑”,想到你就是犯上;同理,你思維破題時,也不能想到“勇者不懼”,想到就是犯下。

朱平安邊走邊思索破題,本來就很憨厚的長相,這下更是顯的憨憨的了。

遊山玩水的學子偶有回頭看朱平安的,見狀遂謂之同行人,不時有哄笑聲傳來。

“彘兒,前行路途甚遠,你年幼體弱,且將你放貴重物品的東西交予伯父,大伯與你拿到縣城,再交還與你。你也可輕鬆一些。”大伯朱守仁悄悄來到朱平安身邊,說的大義淩然,伸出手就要去拿朱平安背著的小包袱,很有長輩風範。

朱平安被大伯朱守仁的話打斷了破題思路,看到大伯要伸手解自己的小包袱,不由微微側身躲過,看著大伯朱守仁,嘴角簇起憨笑大聲說:

“百善孝為先,大伯長輩也,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平安焉敢勞累大伯。”

朱平安的話吸引了前行人的注意,紛紛扭頭看了過來,大伯朱守仁被朱平安拒絕,此時倒也是一股名士大家風範,臉上是儒雅的笑,寬厚長者模樣,“無妨,既是彘兒想要鍛煉,那便這樣吧,若是累了,直於大伯講,大伯與你分擔行囊。”

“朱兄,真乃仁厚長輩也。”

“朱兄,舐犢之情,真乃我被楷模也。”

十餘位學子紛紛稱讚大伯朱守仁仁厚,大伯也是謙虛的直說不敢當,什麼老牛舐犢、人之常情之類的。

於是,大伯又和十餘位學子在前遊山玩水,吟詩作詞,一片浩然之氣。

朱平安在後麵淡淡的看著大伯,嘴角勾起弧度。若是真要幫我拿東西分擔,為什麼不拿重的背囊呢,一個小包袱總共都不到兩斤重,你分擔個什麼勁,是想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我出行的盤纏納為己有吧。出行前,父親迫於祖父臉麵冒著惹怒陳氏的危險,已經給大伯五兩銀子了,都沒提還的事,大伯倒還是不知足。

一行人走了兩三個時辰,才走了七八裡路,就有人提議找一處避風的地方,吃些東西歇息歇息再走。

於是,一行人找了一處廢棄的山神廟,步入其中,鋪上乾草或者毯子之類的,有富裕的學子讓隨行書童將攜帶的肉食美酒等擺在地上,招呼眾人一起飲酒賦詩作樂。

當然,朱平安這個湊數來童子試的人被忽略了,就連“舐犢情深”的大伯此刻也壓根就沒有“舐犢”的意思了,這些人圍坐一團根本沒人來招呼朱平安一起,也沒有給朱平安留作的位置。朱平安隻有和那些人的書童一樣的待遇,靠邊角落。

朱平安也渾然不在意,走到廟裡的角落鋪上乾草,坐下,從隨行包袱裡拿出母親陳氏臨行前特意烙的雞蛋麵粉餅子,夾一塊母親陳氏學著祖母醃製的嫩黃瓜,就著腰間竹筒裡水,甩開腮幫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