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太湖偶遇(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3470 字 3個月前

聞言,朱平安眼睛微微一亮,這老人也是懂書法的,自己也感覺最近練字似乎遇到了瓶頸,雖每日略有寸進,但似乎麵前有一道坎,如巍峨百丈懸崖,難以逾越一般。此刻見垂釣老者麵有惋惜,但卻自信滿滿,似乎要住自己一臂之力的樣子。於是,朱平安便也不再猶豫。

“還請老人家不吝賜教。”朱平安起身拱手一禮。

垂釣老者擺了擺手,示意朱平安坐下聊,撚著胡須笑道,“賜教算不上,不過是經驗之談罷了。”

“練字講究摹帖、臨帖、對臨、格臨、背臨,要入帖更要出帖。”垂釣老者語氣頗為溫和,“我看少年郎此時已經出帖了,但是以上也不過是入門而已,若想登堂入室,做到以上還是不夠的。”

朱平安坐在一旁,手持書卷聽的認真,知道垂釣老者要說到關鍵點了,更是身體微微前傾支起耳朵聽得認真。

“練字不僅要臨要摹,重要的還在讀,學書善悟,要從帖中領悟,有些古人優秀的書帖,不一定需要去臨,更需要的是讀是悟,認真,反複體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韻味。古代大家都善於讀帖,三國曹孟德、唐代歐陽詢等人都喜歡讀帖,讀帖猶如和古人交友,達到共鳴。讀帖要從一點一畫開始,仔細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筆、結字、章法及氣勢、韻味之妙處。書有三味,一味形美,二味神美,三味情美,要仔細體會領悟,積少成多,逐漸吸收消化。入於眼,融於心,才能奔彙腕底,充實於紙麵,心手相應,事半功倍,登堂入室甚至自成一派也不是不可能。”

垂釣老者見朱平安聽得認真,說起來也更加用心了,就像教導後輩一樣。

朱平安聽完猶如醍醐灌頂一樣,那道不可逾越的懸崖峭壁也多了一道石階,似乎隻要拾足而上便可逾越。

“多謝老人家教誨。”朱平安再次起身拱手深深行了一禮。

老人麵帶溫和的笑,受了朱平安這一禮,又從懷裡掏出一本泛黃的書冊遞給朱平安道,“此乃宋人張即之《大字杜甫書卷》的摹本,雖說摹本卻也有九分神似,你我也算有緣,此書便贈與你吧。”

朱平安退後一步,微微搖了搖頭道,“老人家將此書貼身保存,該是甚為喜愛之物,我剛才經老人家教誨已經是受了大恩,此書卻不敢奪愛。”

垂釣老者見朱平安麵對誘惑卻能眼也不眨的拒絕,心中更是讚賞,更是堅持要將字帖贈與朱平安。

“好刀贈英雄,好貼當然也要贈與識貨人。”

“長者賜,切莫推辭。”

垂釣老者堅持相贈,朱平安多次謝絕,但老人依然堅持,麵上都快有慍色了,朱平安才不得已接過,複又深拱感謝老人家。

“多謝老人家相贈,平安一定不會辱沒它。哦,還沒請教老人家名諱,老人大恩,下河朱平安沒齒不忘。”

垂釣老者擺了擺手,笑道,“相逢何必要相識,少年郎且用心溫書吧。”

說完,垂釣老者便笑著,提著釣竿瀟灑的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