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銀島(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4006 字 3個月前

“大人勿急,平安講的便是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的方法。”朱平安微微笑了笑。

什麼?

這算哪門子的國庫倍增的方法,不就是講的兩則無關緊要的遊記嗎,不就是一個傻屠戶一個馬虎的官員嘛!難道說是要從這一個傻屠戶和一個馬虎官員身上賺錢嗎,開玩笑,就是把他們榨乾了也不過是三瓜倆棗的!於事無補!

官員們一陣鄙夷的聲音,尤其是剛才那個開口的官員更是如此,都笑出聲來了。

“朱子厚,汝乃玩笑乎?”李默忍著怒意,幾乎是吼的了。

“平安怎敢在這金殿玩笑,我所說的正是國庫倍增的方法,可能這兩則遊記還不明顯,那我便說下另一本書,我所看到另一本書是鴻臚寺的記載,其中記載了二十年前倭國東瀛朝貢的記載,其中記了這麼一件事,在倭國東瀛朝貢獻禮後,鴻臚寺按照旨意賞賜了使臣黃金一百兩,倭國使臣以人多黃金不便分配為由,請求將黃金更換為等值的白銀500兩。”朱平安搖了搖頭,接著又說了一個記載故事。

什麼啊,還是聽不懂啊,這算哪門子國庫倍增的方法!

不少官員依舊不明白朱平安說的是什麼,這三個記載跟國庫倍增有個毛線關係啊。

“子厚,你是說倭國黃金和白銀兌換是一兩黃金兌換五兩白銀?”嚴世蕃第一個反應過來,然後滿臉喜色,兩個眼睛都在放光,似乎看到了一個發財致富的捷徑。

“嚴大人所言正是,下官多方查證,基本可以確定倭國黃金白銀兌換比,與我大明相差甚大。在我大明十兩白銀方可兌換一兩黃金,而在倭國十兩白銀則可兌換貳兩黃金,整整多出一倍。”朱平安點了點頭,然後用一種肯定的語氣將這個結論揭露了出來。

朱平安之所以這麼說,就是想要將金融戰爭的萌芽植入到眾人心中,用利益想要將眾人的視線引向國外,希望能夠潛移默化的讓大明人睜眼看世界。

什麼,倭國的黃金白銀兌換比竟然是1:5,怎麼還有這樣奇怪的兌換比啊,大殿內的官員驚訝不已,這種事情他們是第一次聽說。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相差如此之大,轉手一番就是兩倍黃金啊,不用朱平安多說眾人也能樸素的察覺到其中的巨大商機,現代的中國大媽都能在華爾街都立下的赫赫威名。

“倭國能有多少黃金?”有官員問道。

“蒙元時期曾有一位叫做馬可波羅的西蕃自大海坐船來到中原,他在一本遊記中將倭國稱為了zipangu,翻譯過來就是黃金之國,在遊記中記載道,說倭人每個人都擁有無數的黃金,宮殿的屋頂是用純金蓋的,地板上鋪著的黃金也足有兩根手指的寬幅那麼厚。許多房間內都擺有很厚的純金小桌,窗戶也用黃金裝飾。說日本有一座寺廟有一個十丈高的大佛完全由黃金鑄造而成,在遊記中還將倭國稱為銀群島,說倭國銀礦數不勝數,有露天連綿的山脈俯身即可取的銀沙。”

朱平安誇張的描述了一下根據馬可波羅口敘而成的一本遊記中的內容,這本遊記並不是後來的那本馬可波羅遊記,而是另一本在元朝時口敘的遊記,這本遊記在藏書閣的一個角落,是前天朱平安整理書籍時翻出來的。

至於真實性?

嗬嗬,管他呢,不過曆史上確實記載日本這個時期金礦銀礦正是多發期,日本現在的戰國時代就是靠著金銀礦支撐的。(。)

ps:  這一章是補的昨晚的,今天的晚上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