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金套現(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3282 字 3個月前

在明朝以前的王朝,在市麵上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銅錢,白銀啊黃金啊都隻是輔助;一直到了明朝,才確立了白銀本位製。如果白銀不足,大明的經濟體製也就崩潰了。

雖然戶部的官員不懂的什麼叫白銀本位製,不懂的什麼是金融,但是對此大體還是有一個粗略的認知的。

“這位大人所言極是。不過黃金套現可並不僅僅是用白銀套現,還有其他方法。我大明盛產陶瓷、茶葉、布匹等物,很多都是東瀛倭國所缺乏的,售之於倭國,但要其以黃金結算,如此以來一舉兩得。”朱平安點了點頭,然後接著說道。

朱平安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用白銀換黃金,他說這麼多,所想的隻是想要將大明有誌之士的視線拉長些,不要再隻是盯著大明朝的一畝三分地,大明之外還有更多的天地。

這個時候的歐洲已經在追趕超越中國的路上了,大明朝如果現在就開始睜眼看世界的話,此時還有很多的機會,大明朝此時並不遜色於西方。

不過,如果按照曆史進行下去的話,海禁,閉關,鎖國..距離西方的艦船利炮轟開我國大門也就隻是時間問題而已。近代中國的屈辱,朱平安一萬個不想讓它重現,所以朱平安才會利用機會,將國人的視線拉長些,儘可能的誘導著他們正眼看世界。

“嗬嗬,你說了這麼多,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還不是說的鬆弛海禁!哼,海禁乃是祖製,片帆不許如海更是明文規定,海禁鬆不得。”

李默冷笑了一聲,看了看似乎早就有所預料的嚴嵩、嚴世蕃等人,然後很是譏諷的看了看朱平安。很顯然,李默將朱平安再一次歸結到了嚴嵩黨羽的範疇。

也很容易理解,嚴嵩黨羽大部分人,尤其是嚴世蕃,對於鬆弛海禁呼聲最大。在李默眼中,朱平安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什麼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啊之類的,全都是扯淡,全都是障眼法,所有的一切隻是為了一個目的:鬆弛海禁!

朱平安這個小賊還真是賣力的替嚴世蕃等人搖旗呐喊,也是,畢竟嚴嵩幫著朱平安升官說了不少好話吧。

李默重新將問題拉回到了海禁弛嚴與否的問題,兩派勢力在殿堂再一次辯了起來。因為朱平安剛才講的事情,弛禁派越辯越勇,當然嚴禁派也不甘示弱。

不過這次嘉靖帝沒有給他們更多發揮的機會,隻聽了片刻便讓黃錦下台叫了幾個名,留下了嚴嵩、李默、徐階等五人,其餘人員便由小黃門領著送出了西苑。

朱平安也是跟著眾人被一並送出了西苑,雖說朱平安今日麵聖表現還可以,但朱平安還不夠留下的資格。

朱平安走到翰林院的時候,翰林院的眾人已經知道了朱平安升官的消息,除了張四維發自肺腑的恭喜外,其他人皆是一臉羨慕嫉妒恨的表情,尤其是袁煒,那張臉拉的都快掉地上了,對朱平安怨念更多了。

“恭喜朱大人了。”

張居正剛開始看向朱平安的目光也有些異樣,不過一閃便就消失了,一臉笑了走來恭喜朱平安高升。(。)